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分类索引
  • 白洋淀典型污染物迁移机制及风险评估
    • 白洋淀典型污染物迁移机制及风险评估
    • 刘新会[等]著/2017-5-1/ 科学出版社/定价:¥168
    • 本书基于作者近年来白洋淀的研究成果编纂而成,主要介绍了白洋淀水体中典型污染物的赋存规律、迁移机制、环境风险以及新型检测方法等。

    • ISBN:9787030528285
  • 水库温室气体净通量定量分析技术导则
    • 水库温室气体净通量定量分析技术导则
    • 国际能源署水电技术合作计划水电与环境工作组著/2016-12-1/ 科学出版社/定价:¥92
    •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前两部分分别是《水库温室气体净通量定量分析技术导则》的中译版,第三部分探讨在中国西南河道峡谷型水库开发水库温室气体净通量评估的若干思考。

    • ISBN:9787030510891
  • 兽药污染的环境健康影响与风险评估技术
    • 兽药污染的环境健康影响与风险评估技术
    • 王娜,李斌主编/2016-10-1/ 科学出版社/定价:¥99
    • 本研究依托2011环保公益专项"兽药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技术研究"以及2011年度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对环境及农产品安全影响研究",针对我国兽药污染威胁环境和人体健康日益严重的现状,通过建立典型兽药的暴露评估技术和环境健康效应评价技术,确定典型兽药的暴露途径与暴露浓度,探讨典型兽药环境健康危害的不同作用机理及影响因子,建立兽药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技术,为兽药的环境健康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与支撑。

    • ISBN:9787030501189
  • 辽河流域水体沉积物砷分布、吸附、转化特征
    • 辽河流域水体沉积物砷分布、吸附、转化特征
    • 林春野[等]著/2016-9-1/ 科学出版社/定价:¥68
    • 综述了国内外水体沉积物As地球化学行为与污染研究进展;介绍了辽河流域河流沉积物和河口沉积物理化特性(包括有机质、碳酸钙、pH、机械组成、主量元素Al、Fe、Ca、Mg、K、Na等的分布特征);之后重点阐述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态分布特征;深入分析砷的空间分布与形态分布于沉积物物理化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活动对辽河流域水体沉积物砷的影响;剖析了辽河流域水体沉积物、铁氧化物胶体对砷吸附解吸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探究了碳源、pH、竞争离子对砷吸附解吸的影响;最后评估了辽河水体沉积物砷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

    • ISBN:9787030500960
  • 冻融集约化农区面源重金属流失转化特征及原位稳定
    • 冻融集约化农区面源重金属流失转化特征及原位稳定
    • 欧阳威,郝芳华,林春野著/2016-9-1/ 科学出版社/定价:¥78
    • 以三江平原内一典型冻融集约化农业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资料调研和现场监测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采集土壤和沉积样品、室内模拟与分析、田间原位试验,利用模型模拟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从土壤分析和沉积物应用两个层面探讨了三江平原典型流域的面源重金属流失特征,研究了冻融集约化农区面源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高污染风险水平重金属元素镉(Cd)的流失特征与机理以及面源镉流失的原位控制研究

    • ISBN:9787030500854
  • 油污土壤的微生物演化及修复研究
    • 油污土壤的微生物演化及修复研究
    • 陈丽华/2016-6-1/ 科学出版社/定价:¥68
    • 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石油污染事故频发,如何快速、彻底地去除石油污染成为烝待解决的世界性环境问题。该著作从油气和含油污泥的基本特征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含油污泥的治理方法及研究现状,重点对生物修复法进行了详述;接着论述了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石油污染生物修复中的增效作用和原理;重点以黄土塬所产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技术,对所筛选出系列石油降解菌进行了原油生物演化规律研究,并构建高效烷烃、芳烃降解菌的混合菌群,开发该区域富有特色的、高效的复合菌群;利用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形成姬塬油田含油

    • ISBN:9787030490582
  • 长三角区域霾污染特征、来源及调控策略
    • 长三角区域霾污染特征、来源及调控策略
    • 王书肖等著/2016-5-19/ 科学出版社/定价:¥128
    • ISBN:9787030474667
  • 消费碳减排政策影响实验研究
    • 消费碳减排政策影响实验研究
    • 王建明著/2016-5-19/ 科学出版社/定价:¥108
    • 加强对消费者消费模式的干预和引导,促进消费者降低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实现消费碳减排成为中国当前重要的现实课题。本书从深描中国文化情境下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机制的视角切入,采用现场实验研究方法,探究外部干预政策影响消费碳减排的作用路径、传导机制和实际效应,最终发展消费碳减排的外部干预政策理论。本书将建构中国文化情境影响消费碳减排的探索性理论模型,量化测度社会文化情境对政策干预效应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包括作用的对象、方向和大小);为政府制定干预政策推进消费碳减排提供科学的决策分析依据和绩效评估借鉴。

    • ISBN:9787030476487
  • 中国碳市场:从试点经验到战略考量
    • 中国碳市场:从试点经验到战略考量
    • 范英,滕飞,张九天主编/2016-2-2/ 科学出版社/定价:¥98
    • 本书内容从实践的角度系统分析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现状、经验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未来全国碳市场有效运行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法规、制度及能力建设等,最后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未来全国碳市场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及发展战略,包括碳市场的定位、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协调等重大问题。

    • ISBN:9787030472083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特征与减排战略研究: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特征与减排战略研究: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 魏楚 著/2015-10-1/ 人民出版社/定价:¥55
    • 魏楚编*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特征与减排战略研究--基于产业结构视角》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我国CO2排放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其中产业结构扮演何种角色?二是不同部门与地区的CO2减排潜力和成本如何?产业结构对其有何种影响?为此,基于产业结构视角,对我国CO2排放的特征、减排潜力和成本,以及减排战略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产业结构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而为我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来控制和减缓CO2提供支撑和依据;对我国CO2的减排潜力、边际减排成本进行了定量评价,并进一步考察了产业结构同CO2减排之间的

    • ISBN:9787010151434
首页 1 2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