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复古风的表现形式,说明了美式、轻法式、摩登复古、中式复古、南洋风等5种复古风格的区别和特点。还讲解了设计元素和运用从天花板、墙面、地面、色彩4方面解析设计要点。还有丰富的案例分析,通过10个案例解析,将前面的设计要点融会贯通,真实展现了不同类型的复古风家装及其设计思路与方案。
本书选取全国各地30个真实的案例,以中小户型为主,分析格局改造思路与落地方案,介绍了4大类住宅核心痛点破解方法和技巧,每个问题户型都提供2个改造方案。
本书通过景观设计师户田芳树和庭园研究家兼作庭家野村勘治两位庭园大师的对话,从空间创造者的角度切入,重新审视日本庭园,并对众多不同庭园潜藏的姿态进行说明。不完全拘泥于学院派理论学说,从与以往不同的视角切入,对日本庭园进行讨论,带领读者走近日本庭园的本质。将宗教、哲学、艺术、风俗等横向轴线,嵌入以时代为单位的历史纵向轴线中,对从横纵轴线的相关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庭园空间、形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展开专业而生动的解析。
筑梦集是四川大学建筑类学术作品系列丛书的第一部,也是创系主任雷永忠教授的建筑创作作品选集,具有典型的历史和科学价值。雷老师为四川大学建筑系做了奠基性的贡献,收录的作品也反映出雷老师作为那个时代佼佼者的深厚建筑师功底。作品集收录了他发表的为数不多的论文,并进行了编辑,穿插在建筑设计作品之中。书中几乎所有图纸都由手绘而成,尺寸标注和细部表达都很到位,其建筑表现画面的意象亦呈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追求的美学境界。书中选取的作品,都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优秀案例,既反映了时代精神和特征,有的至今还作为四川大学以及成
本书在介绍有关内容时,以资质认定(CMA)为主线,同时结合建设工程实验室认可(CNAS)管理要求,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三体系”管理要求,在充分详实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内容的系统性、语言文字的严谨性、框架结构的逻辑性,并给出具有指导性和代表性的案例作支撑,对体系管理与运行、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样品管理、方法管理、场所与环境管理,以及测量不确定度、内部质量控制等当下较多模棱两可的问题,提出了完整明晰的解析及案例,可供相关实验室参考使用。
本书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概述入手,介绍了风景园林的特点及规划设计方法,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功能原则、生态效益原则、地方性原则等基本原则进行了概括,对园林的场地规划、色彩构图、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及园林建筑小品设计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节约型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及视觉艺术、美学元素、水景设计、乡土元素等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讨了园林生态规划的原则、步骤与内容。
本书立足马克思唯物史观立场,运用现代时空理论,结合当代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城市空间理论等理论前沿与成果,以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作为城市空间逻辑变迁的研究起点,提出城市空间在迈向现代化与全球化发展中的三个维度:资本定义的空间、信息改变的空间、文化塑造的空间。通过三个维度的剖析与阐释,展现城市空间在资本、信息文化的内在勾连下,如何通过信息化的社会建构扩大资本驱动,最终在文化的孕育空间下走向更高发展阶段的内在逻辑。
本书第3版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及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写。全书在内容选取上充分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以结构基本概念和结构构造为重点,注重结构构件的受力特点分析,取消弱化结构设计和公式推导等传统内容,系统介绍了结构设计原则、钢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受弯构件设计、受扭构件设计、梁板结构设计、多高层框架结构设计及砌体结构房屋设计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
本书根据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G101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要求以及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依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2G101)》等新标准规范,结合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进行编写。全书共分7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概述、柱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梁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剪力墙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板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楼梯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基础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教材,
本书主要讨论铁路客站“站城融合”设计规划与发展研究。从现代铁路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推动站城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相关要素,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系统研究了客站的设计定位、选址规划、建设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等内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客站案例展开探讨,对比分析了不同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