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改革开放以来有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的论文,其中有资深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化名家,也有青年才俊、博士后,他们从不同角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融合创新研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现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未曾涉及的问题,对于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百年中国共产党史是中国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华文化结合、融合的历史,见证了作为现代先进思
本书从现实中国家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出发,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认同的历史梳理,以及对政府、高等职业院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等主体的现实考察,总结提炼了不同时空下高等职业教育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特点和规律,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认同存在的问题。运用文化视角,分别从制度、行为和观念文化的三个层次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认同问题产生的深层文化根源。
本书大体包括四个不同又相互联系的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可以看作是理论基础与理念基础的探索;第二部分是实践历史的回顾;第三部分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文明之间互为语境和条件的关系;第四部分分析与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目标取向。
本书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客观逻辑,历史地、逻辑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和基本方法。从整体上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逻辑和内容构架,整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大理论成果的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观点和论断,织成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阐明了其内在逻辑。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经典著作为基础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前沿课题,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的社会工程研究,加强改革开放前沿领域和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强调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强化西迁精神对学科及课程建设的支撑作用……
该书包括以下几个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总结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回顾改革方法论的探索、创立、丰富、发展的历史,第三部分全景揭示新时代改革方法论的丰富内容和体系结构,第四部分主要讲述新时代改革方法论的世界意义,指出中国提出了解决人类共同难题的中国方案,为优化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中国贡献。
本书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分别阐述了我们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体现了价值观的层次性和包容性。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成果,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价值分析理论为指导,从低俗文化和价值观教育两方面入手,以低俗文化的有效治理为突破口,深入分析低俗文化的表现、特点、形成原因及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归纳和设计基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文化价值评价的依据和各种文化要素有效整合的一般原则,建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