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实地跟船50天、前后采访近4年,全书分为5章,从多发个方面用厚重与翔实的笔触,全景式地将“蛟龙号”深潜的台前幕后故事忠实还原。
本书分为五章,详细讲述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以及发展展望。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新中国成立不久,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都非常薄弱的时期,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走向世界等阶段,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建立起了完整配套的航天科技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本书集结了作者高长安近年来在媒体刊发的130余篇新闻作品。全书分为人物篇、观点篇讯、专访等形式,以小故事反映大变化、小视角折射大时代,点滴记录河北省乃至全国的专家观点声音、社会人文进步等,同时也体现了一名媒体记者的观察和思考,洋溢着一位为广大读者普及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记述了50多年前,一名上海知青,从繁华的大城市下放到贫困的农村整整六年的生活经历。艰辛的生活、沉重的农活,对每一位知青都是严酷的考验。作者依据当年的日记,以大量的生活细节,真实地描绘了当年知青的乡村岁月。作者当过农民,当过乡村民办教师,也担任过大队支书和公社干部,直至参加高考上大学。这六年的插队生涯既是一名知青的命运史和奋斗史,也生动再现了当年的农村状况和时代风貌。文内插图,皆为作者当年所绘。
本书中,作者回顾了与名家交往的一桩桩往事,抒发了在与名家交往中产生的难以忘怀的感悟、感慨和感叹。
本书为纪实文学集,书稿为多人撰写,聚焦连南发展变化,从”我”说起,以小见大,讲述了县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共同努力,团结一心、顽强奋斗、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全县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事迹,生动展现连南的自然风光、民情习俗,着重介绍连南不同地区瑶汉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展成就,所收录的文章都贴近时代,贴近本地域实际,这对丰富当地旅游文化内涵,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套我们时代的历史底稿,是中国青年报新世纪20年优秀作品的选集,包括《在场》和《底稿》两本书,一横一纵勾画了这20年的历史脉络和人间故 事。《在场》按主题分类,集萃了曾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报道,深遂的内涵和精良的写作使之超越时效,沉淀为有独立阅读价值的作品。而《底稿》则是 编年体,采用了年度概述+年度作品+脚注的编排方式,既保留了历史现场的原汁原味,又赋予其历史审视的上帝视角。 中国青年报向以理想主义高地享誉业界,他们的新闻讲述追求真实、深度和写作技巧,这套书是一种可信可读的当代志,从中我们可以一
《足印:甘南新时代十年(2012-2022)新闻实录》是一部新闻作品集。全书分“一步千年”“生态扬帆”“民生礼赞”“吉祥甘南”“党旗飘飘”“石榴花开”“文化馨香”“九色华章”八部分,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环境革命和“五无甘南”、社会治理和民生事业进步等各个方面的变化为经线,以十年来甘南自治州重大新闻事件为纬度,遵从和依循新闻媒体人的良知和认识、胸怀和视野、行动和笔触,围绕重大新闻报道和重点稿件,纵深阐述新闻事件脉络,挖掘每一则新闻背后的人民实践和特色亮点,凸显新闻本身所蕴含
本书分为上篇耀闪亮之城,中篇合拾柴之众,下篇红赤色之魂。具体内容包括:凤凰的概念;田地里生长的城市;江门大开;汕头的“头”;到黄埔去;汕头奇物志;澳门性格;横山道情;千古风流话平凉;今日光明;上虞的“上与下”;横琴发新声;千年传奇“江之阳”;离太阳最近的城市等。
本书主要是记录1998年肇源县新站镇抗洪抢险、抗灾自救中的人物缩影和重要事件。1998年嫩江沿岸的新站镇遭遇了300年未遇的特大洪水侵袭,从7月6日丁家围子段出现险情以后,新站镇10080米国堤险象环生,镇村干部群众在国堤上昼夜奋战,无一人下过堤,也无一人回过家。1998年8月15日凌晨2点20分,嫩江第三号洪峰携狂风暴雨,以每天上涨70厘米的惊人速度扑向新站镇胖头泡段国堤,已经被洪水浸泡、神撞四十多天的国堤最终不堪重负漫堤决口。险情出现后,近万名解放军、武警和预备役官兵及抢险群众安全有序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