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全球环境问题,全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含义、实践及碳达峰碳中和等内容。全书包括4篇、9章。第1篇:当代环境问题(第1章环境基本概述,第2章全球环境问题);第2篇: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第3章可持续发展理论,第4章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第3篇: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第5章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第6章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第7章污染物总量控制与节能减排基本理论);第4篇:低碳经济与“双碳”理论(第8章低碳经济基本理论,第9章碳达峰与碳中和)。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2):中国篇》聚焦零饥饿(SDG2)、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6)、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SDG7)、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11)、气候行动(SDG13)、水下生物(SDG14)和陆地生物(SDG15)七大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专注于新方法新指标的探索、可持续发展进程的跟踪评估,以及多指标交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针对21个具体目标汇集了39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在典型地区和中国两个尺度上针对SDGs指标的研究、监测和评估成果,包括30套数据产品、22种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1):“一带一路”篇》聚焦零饥饿(SDG2)、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6)、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11)、气候行动(SDG13)、水下生物(SDG14)和陆地生物(SDG15)六大SDGs目标,重点专注于新方法新指标的探索、可持续发展进程的跟踪评估,以及多指标交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针对22个具体目标汇集了42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在典型地区、国家、区域和全球四个尺度上针对SDGs指标的研究、监测和评估成果,包括37套数据产品、19种方法模型和32个决策支
本书是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之一。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变化及应对评估是中国推进“碳中和”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本书围绕生态环境变化、粮食安全、人口分布等重要议题,基于科学研究问题,从模型量化角度进行评估。一是重点评估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资源及生产的影响,并从粮食安全的视角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二是重点从中国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未来变化及其区域等级分布视角评估生态环境受影响程度,并从森林碳汇制度、REDD+机制的视角评估有关应对措施的效果;三是评估气候变化对中国人口分布及主要经济影响,并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