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配电系统是典型的电力电子化系统,其动态特性很大程度上由电力电子控制器而非传统电源的机械-电气动态特性决定,惯性低、阻尼弱。振荡问题是直流配电系统需要关注的重点。本书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直流配电系统的典型示范工程,围绕直流配电系统多时间尺度振荡特性建模、振荡机理分析、振荡抑制及控制参数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降阶建模技术基础上揭示了直流配电系统的振荡机理,并提出了有源阻尼、虚拟惯量、鲁棒控制以及参数优化等抑制策略。
近年来,我国建设了诸多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高压直流换流站内部的多类型装备对实际工程的影响重大,本书在对世界首个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总结的基础上,以高压直流输电装备与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阐述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系统构成、设备的原理与选型设计方法、设备运行与维护方法。主要设备包括柔性直流换流阀、换流变压器、启动电阻、换流站直流场开关、换流站直流测量装置、换流阀冷却系统、控制保护系统,以及换流站其他电气设备。本书可作为从事柔性直流
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是借助电力电子技术灵活选择0-50Hz范围内合适频率,以提升电网输送容量和柔性调控能力的一种新型高效的交流输电技术。可以兼顾工频交流系统组网灵活、易实现电压等级变换以及直流系统易于远距离大容量电能输送、潮流可控性好的优点。适用于中远距离海上风电送出、陆上新能源汇集与送出、直流落点地区潮流疏散、多岛屿互联及电缆化城网供电、偏远地区长距离输电等场景,是实践新发展理念、构建高弹性电网的重要探索,也是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举措。全书围绕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概念的提出、技术难点及工程应用
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网安徽电力)关于电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化巩固基建六精四化三年行动成果,全面提升建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国网安徽电力建设部组织编制了《电网工程建设技术应知应会》。本书包括总论、变电工程篇、线路工程篇和工程案例篇共4篇,其中第1~3篇为技术知识部分,包括概述、文件依据、变电一次、二次系统、变电土建、架空线路、电缆线路7章;第4篇典型案例部分,包括综合规划案例、变电一次案例、二次系统案例、变电土建案例、架空线路案例、电缆线路案例共6章
本书共分基础篇、技术篇、实践篇、展望篇四篇。基础篇回顾了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介绍了信息处理模型,系统阐述了电力系统数字化的演变历程,明确了数字电网概念和主要特征。技术篇基于数字电网理论体系,深入分析数字电网关键技术的构成与特征,梳理数字电网建设的技术途径和发展路线。实践篇选取南方电网数字电网建设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成果,从整体架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成效等维度介绍建设实践成果。展望篇对数字电网朝着低碳多源,能源互联;虚实联动,机器换人智能管控,安全可靠;生态市场,融合发展的绿色低碳能源互联网方向发
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是构建现代智慧配电网的重要技术之一。本书系统性阐述了配电网柔性互联技术与工程实践案例,以期推动柔性互联技术在配电网的发展和应用。本书共6章,第1章为配电网柔性互联概述;第2章介绍了柔性互联系统变流器及控制技术;第3章为柔性互联系统的设计方法;第4章为运行管理设计;第5章介绍了配电网柔性互联工程案例;第6章为发展展望。本书可供配电网柔性互联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及工程建设等从业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师生的学习用书。
本书结合浙江电网配电数字化体系建设成果,深入介绍配电侧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配电自动化与数字化技术,使相关专业人员了解掌握配电数字化相关技术,提升新型配电自动化技术和管理水平。内容含:低压侧终端的配网数字化建设、中压侧终端的配网数字化建设、中低压侧主站的配电自动化数字建设、配网数字化的通信技术、配网数字化的加密技术及安全防护、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配网数字化建设实例、发展与展望等。
为全面推进基建“六精四化”行动,坚持“精打细算控造价”主基调,深化完善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造价全面控制体系,主动适应管理新形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部组织编写了《基建技经人员应知应会》。本书共分四章,分别为基建技经管理概述、基建技经计价模式与程序、基建技经管理重点工作、基建技经实务案例。同时,本书还设置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与全口径预算编制要点、常见变更签证支撑材料与内容要求等四个附录。本书可供从事电网建设工作的技经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以架空输电线路增容运行为主线,首先从架空输电线路动态增容基本知识入手,分别介绍架空输电线路结构参数和线路动态增容的发展应用;接着从架空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理论计算,线路输电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增容约束三方面进行展开,对架空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的基本原理、计算、监测、数据、设备等进行具体介绍;最z后介绍了架空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的相关知识和目前使用的动态增容监控一体化平台及实际应用效果。本书共分为五章,包括概述、架空输电线路输电能力基本理论、架空输电线路输电能力的影响因素、架空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系统以及架空
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是推进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低压配电网相对中压配电网,在典型设计和技术标准方面比较欠缺。本书为低压架空台区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整套技术方案,包括总论、典型设计方案说明、柱上变台典型设计方案、低压线路典型设计方案、接户线典型设计方案等五大部分内容。在现有常规变台典型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增补大容量配变、沿海型变台、有源型变台、智能型变台、单杆三相变和台区电压提升6个典型设计方案,Z终形成47个子设计模块,实现套餐化选取、模块化调用。本典型设计可作为供电部门工作人员的工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