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波波纳克斯: 可以伸展。无固定形状,因此不可描述。 界,既非动物界,也非植物界,亦非矿物界,即无法界定。 情绪,不稳定,不建议与奥波波纳克斯来往。” 《奥波波纳克斯》是法国作家莫尼克·威蒂格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她的自传性写作,从孩童的视角呈现了一个女孩的成长经历。本书颠覆了语言和叙事的规范,还原了未被性别和社会秩序约束的孩子对世界的感知。以纯粹、细腻、介乎诗与散文间的书写,邀请每个人重返童年的涌流。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经济大萧条席卷德国,到处都是失业的人,到处都是对自我麻痹的沉迷。小镇青年雅各布·法比安试图在柏林寻找自己的位置,但也面临着随时被解雇的现实。眼见挚友的事业遭遇惨败,女友为了前途献身于权势,法比安却无能为力,逐渐沦为一个不合时宜的旁观者……
打字机、蜗牛电报、火风琴、水上飞机、全塑料屋、齐柏林飞艇……还有曾流行于18世纪的腰链,把剪刀、顶针、手表、钥匙等吊在身上,颇有现代背包的功能;以及智利用于管理全国经济生产的赛博控制工程,设计充满怀旧的未来感,彷佛20世纪60年代的星舰太空场景。这些旧物有些令人很熟悉,有些却超出我们的想象,甚至充满未来感。本书搜集85件已经绝迹或被取代的物品的故事,带领读者从另一种角度观看和省思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它不仅是关于过时的技术,也关于人们过往的思维方式,以及与世界互动的方式,每个物品都召唤了一种从未实
《和平咏》精选了法国著名超现实主义诗人艾吕雅歌颂爱国主义、自由与和平的诗歌。每一首诗都有毕加索为这些诗专门绘制的精美插图。艾吕雅是诗坛圣手,在超现实主义诗人中,他的诗最为明朗流丽、多少散发出生活的气息。他的诗风朴素平易,富于抒情意味,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真情实感。他喜欢追求奇特的比喻,排比的句法,在极力打破诗歌韵律的尝试中又现出公正的匠心。他以生活为诗,以诗为生活,终生激情不减,诗作以千首计。诗人意象奇隽、意境悠远、朦胧惝恍、情意缠绵的风格,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青睐。这本书是两位伟大艺术家之间的
暂无
在《奥匈帝国命运三部曲》的第三卷也是最终卷中,继续上演着两位特兰西瓦尼亚贵族表兄弟那截然不同的命运。巴林特对阿德里安娜那甜蜜又痛苦的爱情,永远也无法再有结果;而他犯了致命错误的表弟拉斯洛·耶若菲,最终死于贫困潦倒和自我放弃。作者班菲伯爵的笔触沉重之中带着一丝诙谐幽默,苦乐参半地怀念着那个因匈牙利政客们的愚蠢而失去的家园。而在国际局势上,黑山境内事态发展迅速严峻,德国与奥匈帝国显然已被英法俄围困,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的被刺,所有这些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匈牙利青年奔赴战场走向死亡,而他们曾经伟大的国家也将
擅长研究面相的苏格兰场探长格兰特因摔断腿住院,百无聊赖的他,发现了一桩隐藏四百年的历史悬案:英国金雀花王朝的末代君王理查三世,究竟有没有为了保住王位,而派人杀害据说被囚禁在伦敦塔内的两名小侄儿?探长格兰特是如何抽丝剥茧,接近历史真相,为莎士比亚笔下恶名昭著的理查三世翻案?本书堪称历史推理小说的代表之作。 真相是时间的女儿。一个完全不实的故事渐渐变成了一则传奇,而知道它不是事实的人却袖手旁观,不发一言。
本书收录尤瑟纳尔三部颇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均创作或构思于作家的青年时期,终在晚年结集出版,可以说占据了她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安娜,姐姐……》以十六世纪那不勒斯地区一对姐弟之间的感情为主题,《默默无闻的人》讲述了生活在十七世纪荷兰的纳塔纳埃尔的生与死,《一个美好的早晨》的主人公是纳塔纳埃尔的儿子拉扎尔,他出入排演莎士比亚作品的剧团,在梦中提前经历了整个人生。三部小说虽然背景和主题各异,但都探讨了人的情感、际遇和行为动机,表现出“一切如流水”的人生状态。
本书聚焦“译作”“译者”和“读者”三大要素,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个角度切入,梳理、总结百余年来西班牙文学在中国译介与接受的历史进程和重要特征,并通过重点案例分析,揭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传播的文化意义,从而为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也为中西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拓宽新视野。
《白痴》是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成熟期的代表作。作者塑造了一位患有癫痫病的梅什金公爵,当他从瑞士回到圣彼得堡,没想到却卷入了一桩金钱、权力和性的罪恶交易。俄国上流社会嘲笑公爵的天真和轻信,称他为“白痴”,敲诈、背叛、谋杀……从此围绕着他。公爵都出于宗教、道德的意愿,选择无私奉献,他的人格特质与当时的社会复杂矛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18世纪俄国社会的一个缩影。那些病态、疯癫、脱离常轨的人,揭示了人类思维无可逃脱的混沌和非理性。善良、温驯、爱着全人类的白痴是作者神圣理想的化身,他的悲剧或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