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是由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主办的人文社科研究集刊,其宗旨是立足人文与社会的具体问题,在跨学科、跨区域、跨文化的视野中探索学术新领域、新途径和新方法,力图通过长期的基础性、理论性研究,推进新学术范式的形成。本辑中的各位作者从具体的历史经验出发,围绕国家、民族、边疆的政治与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本辑指出,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融合过程中,“边疆”不仅仅是一个对应着“中心”的概念,边疆与边疆之间、边疆与外部世界之间,都充满了复杂、多层、多方向的密切互证。正是在这种长期互动
《东亚古典学研究(第一辑)》以东亚文化圈的共同历史渊源为研究基础,聚焦于汉字、儒家文化在古代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区的传播与本土化进程,收录10篇学术论文
本书收录了海闻教授就经济领域主题发表的重要文章,内容涵盖宏观经济、国际贸易、改革开放、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等话题。书中文章跨越二十余年,对不同背景下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关键问题及事件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本书重点收录了作者在近十年发表的文章,对现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书能够帮助读者系统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对理解中国经济的过去和未来、解决当前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具有重要阅读和参考价值。
本书是“珞珈博雅文库”之“通识课堂系列”,系武汉大学基础通识课程优秀论文集。全书分别对““中国精神的内涵与价值”“道行天下的精髓”“和而不同精神”“知行合一精神”“仁爱民本精神”“先义后利精神”“爱国创新精神”“大朽不同精神”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书稿所选论文整体思路明确,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论证翔实,行文流畅,文笔优美,多有学科交叉的自觉意识,又有视野开阔的思维特征,充分展现了武汉大学学子的风采与文采。
《论语》《庄子》《坛经》《史记》《文心雕龙》《红楼梦》《历史》《斐多》《审美教育书简》《论法的精神》《国富论》和《正义论》,它们是公认的思想经典,已经或者正在塑造人类的思维方式。阅读这些经典,学生能体悟到仁性、天性和悟性,理解人的使命、博雅与爱恨,并在历史、生命和审美中,追求自由、理性和正义。本书是武汉大学“自然科学经典导引”基础通识课优秀论文集,全书从“阅以成人”“读以修己”“澄观时弊”“博览万象”四大角度展现武大学子对阅读这些经典著作的深入思考。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2021”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和线上会场同时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谱写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新篇章。本书是2021年在上海召开的浦东论坛历史学论坛的论文集选编,涉及如何构建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中外历史重大问题分析等方面。对于人们了解当代中国历史学发展状况、思考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皆有启示。
《中华翻译家代表性译文库·董乐山卷》包含导言、董乐山译著节选和董乐山译事年表三个部分。导言介绍了董乐山先生的翻译生涯、代表译著、翻译思想、翻译影响和选编说明,旨在让读者在阅读董乐山先生的译著之前,了解董乐山先生的翻译生涯、翻译思想等信息,从而更好地品味他的作品。董乐山译著节选来自《一九八四》《囚鸟》《巴黎烧了吗?》《苏格拉底的审判》和《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等。这些译作广受好评,代表了董乐山翻译生涯中的扛鼎之作。董乐山译事年表按照时间线索详尽记录了董乐山先生的翻译生涯。
本书是一篇文学作品的合集,选编了蔡元培、鲁迅、邹韬奋、朱自清、王国维、许地山、李大钊、闻一多、梅贻琦、梁启超、辜鸿铭、陈独秀、老舍、胡适、刘半农、郑振铎、徐志摩、郁达夫、戴望舒、蒋梦麟等数十位民国著名学者、大家的讲义和演讲等作品。分为文学课和国史课两个部分,共88篇文章。这些关于文史方面的名篇佳作反映了这些大师们的文化观念、文化价值,对今天的我们提高文史方面的知识大有裨益。
书稿分三部分。一、丁善庆初入翰林院时自课诗赋25篇,均为丁善庆墨宝,每篇诗赋均有会课同年诸先生的批语。诗赋册还有郭嵩焘、陈荣昌、杨兆麟、吴庆坻、吴士鑑、吴宪奎所题序跋。此外,还附有“会课诸先生道光癸未会试同年名录”、“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曾国藩作)、“县志列传”一则。后附“十六代善庆公年谱”。二、丁善庆诗文14篇,其中12篇录自丁善庆曾孙丁鹏翥编校的丁氏家族著作《衡望堂丛书初稿》第4册。三、丁善庆任书院山长时主持纂修的《长沙岳麓书院书院续志》,据岳麓书院馆藏清同治六年(1867年)刻本影
《良质:一场对卓越的探究》是美国畅销书作家罗伯特?M.波西格未发表作品的原创合集,由其妻子温蒂·K.波西格收录编辑,首次展示波西格之前未发表的演讲、信件、采访和私人笔记,以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和《莱拉:一场对道德的探究》的关键节选。作品多维度解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无法定义的“良质”,以前所未有的清晰程度展现波西格关于“良质”哲学思想的演变历程,重现波西格追求卓越的启悟瞬间,闪耀着理性与思想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