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总论+分论”两个板块,共十三章。第一章“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根本指针”为总论,主要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形成背景、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第二章至第十三章为分论,主要涉及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统一战线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发挥港澳台和海外统战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认为,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是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本体、理解其世界创新意义的关键所在。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是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根”与“源”,其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独有特色。要解锁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独特性,就必须深层次剖析其所蕴含的传统价值观要素。《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旨在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联结起来,从系统的视角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传统价值立场、价值目标、价值思维及价值路径,剖析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对中国式现代化开拓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集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问题,在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实践进程的基础上,整体考察了传播主体、传播载体、传播途径以及传播内容,从而就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特征、影响、地位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学理阐述。本书立体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图景,是将传播学理论运用到五四时期思想史研究的积极尝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内涵、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和伟大号召,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最终形成,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推进。为了学习、研究、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南开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精心选择了本院学者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文章结集,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若干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大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
本书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和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中遇到的风险挑战、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面临的多重风险、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顺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过程中面临的国际安全挑战、在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风险等五个方面,全面系统阐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进而提升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防范能力,以期更好地助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书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背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现状,运用马克思主义话语理论、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论以及全媒体话语生成与传播规律,探索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撰写的一系列文章的汇集,主要阐述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又有何新要求、新特点;新征程上,如何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等等。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阶段”战略安排。围绕这一主题,《强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发展》以新中国70多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和创新理论,重点分析未来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路线图,从国情、国力、国策多角度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强国?能否建成现代化强国?又怎样建成?”等重大问题。选取经济、产业、科技、社会、国防等方面的众多量化指标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系统的整合,通过学理分析、实证计
暂无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以“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能”的世界之问。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五个必由之路”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为深刻理解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我们组织编写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书较为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判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