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的政策契机,以梳理技工学校历经百余年进化而逐渐形成的鲜明办学特色和独特优势为基础,针对技工学校中最高层次的办学机构—技师学院,考证其历史的发展源流、梳理其现实的升格转型实践,探究其面向未来的战略管理、面向现实的发展策略,从而在“历史—现实”“发展战略—发展策略”分析框架中,展示技师学院的已有发展状态,揭示其未来发展可能。
本书是天津市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天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路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主要从总论——职业教育基础理论、分论——国家近年关于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专论——天津市落实国家职业教育部署的实施方案等三个层面展开研究。本书深入解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特别是《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关键文件,阐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改革的政策背景、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分析当前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包括职业教育在
产教融合是当前中国的政策焦点、改革热点和实践难点。本书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按照“基层组织—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空间”的逻辑线索,依次研究具体实施和推进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力争多视角地厘清产教融合的组织支撑、科技支撑、空间支撑。
该专著是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序列的核心成果。遵循理论借鉴与方案设计、项目实践、成效检验、经验推广的研究脉络,阐述了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建设路径:一是实施“3615”分流分类培养,提供了职业院校学生多路径发展范式:二是创新“五融五进”路径,贡献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范本;三是产教互融科教互通,打造了职业本科关键办学能力提升样板;四是搭建市域产教融合新场景,支撑了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升级;五是深耕“军教融合”特色,打造了服务军民融合高职标杆。
本书是《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修订版。编写组按照“三级三层”思路构建,对初版进行了修订。 本书在修订中,明确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组成,研究教学能力单元构架,开发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标准。书中围绕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结构,采用职业功能分析法,分析职业教育教学周期活动,开发职业院校教师“三阶三层”教学能力单元。每个能力单元准确描述某一教学能力所涉及的能力要素、实作指标、适用范围、鉴定指南、必要知识及技能、关键能力、全过程的综合鉴定、教学资源等9个方面要求,并将关键能力以三级水平方式贯穿其中,将职业院
本书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深入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对思政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效性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构建了影响其实效性的因素模型,并对未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和展望,提出了创新的改革路径,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教育”的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理念。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项目编号:BDA170026)最终成果,书稿首先从新的国际教育议程、中非关系、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及非洲教育需求的宏观视角分析论证中非教育合作的新阶段与新需求,然后阐述国际援助非洲教育的战略与经验,再系统梳理中非教育合作的历史及面临挑战、对中非教育合作典型案例加以剖析,包括在华非洲留学生满意度、非洲孔子学院、中非职业技术教育合作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中非教育合作的战略目标、规划及创新机制,结语部分提出中非教育合作的政策建议。
该专著是入选国家“双高计划”A档专业群的核心成果,遵循方案设计、实践检验、评价分析的研究思路,阐述了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路径:一是实施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领航高层次汽车人才培养;二是创新优质资源开发范式,打造行业领先“金课”资源;三是引领教材与教法改革,打造行业领先的专业群学习生态;四是四维保障教师发展,打造职教一流教学团队;五是对接产业校企协同,建成国内一流实践中心;六是院士领衔大师引领,打造一流技术技能平台;七是构建“帮培研”服务体系,打造一流社会服务质效;八是协同出海提质增效,打造一流汽车职
暂无
"实习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环节,提升实习质量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更好的职业教育”的期盼,政府通过政策不断推进实习发展、提升实习质量。本书围绕“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实习质量”这一总体目标,通过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对“实习质量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实习质量的制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本书基本内容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实习的基本理论、实习质量形成机理模型、影响实习质量的制度要素及其影响机制、保障实习质量的制度策略等,回应了现实问题和理论关切,既揭示了实习质量形成的规律,也分析了影响实习质量的制度类型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