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古琴家郭平习琴三十余年的体会与思索,耗费多年心血的精心之作。书中有初识古琴者所关心的斫琴、打谱,琴德、琴艺,指法、题材,琴曲的音乐特征等内容,又由古琴而深入古琴文化,深入中国古代琴人、文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其表达真实、毫不装腔作势,论述古朴雅致而亲切,以中国传统文化各个向度的共振,传达古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一种高旷。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器乐概述、吹奏类乐器演奏方法、弹拨与击弦类乐器的演奏技法、弓弦类乐器的演奏技法、打击乐器、二胡的演奏技法、二胡教学方法等。
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做了概述。第二章介绍了高校民族器乐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第三章节以琵琶演奏为主,阐述了高校民族器乐的教学实践,其中包括琵琶演奏的技法演变与创新、放松技巧、思维形式、气息运用、弦外动作情感表达,并以《草原小姐妹》为例分析琵琶演奏艺术。第四章节又以古筝为切入点,阐述了高校民族器乐教学实践,对古筝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古筝协奏曲的和声技法、古筝演奏艺术、古筝演奏技法符号的规范化、古筝演奏中理想音色的获得做了逐一的分析,并以《高山流水》为例分析了古筝演奏的艺术特色
区君虹,是当今古琴文化的独具个人特色的琴家,他不但是传统一代琴家的代表,更是经过数十年形成了区氏独特的剑胆琴心之风骨。本书将从艺术生涯、古琴艺术理论、古琴演奏技艺、古琴修复与斫制、古琴艺术普及与传承等五大篇章经行阐述,全书有大量的历史照片和古琴专业知识,是对古琴艺术研究重要文献。该书为市场上不可多得的以现代话为主古琴教学新编,可为古琴爱好者提供一本简单易学的教材,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地位和空间,可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前,二胡教材虽然品种不少,但大多数是单旋律演奏,缺乏和声式的教学方法,多声部演奏几乎处于空白。基于此,本教材致力于和声式教学方法,主要以师生重奏、学生重奏、小组课、集体课的形式为主,力求实现新时代二胡启蒙教学承载的目标:使受教育者通过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在学生获得审美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且书中训练曲目尽量择优选编母语般的富有情趣的民族音乐片段,使学生学有所乐,全身心参与、沉浸在音乐起步之旅。
《琴事:琴馀笔记》是一部以古琴为主题的文史札记,也是一本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的文化随笔。书中谈及琴家、琴派、琴事、琴论、琴器、琴曲,以及琴与酒、琴与画、琴与诗、琴与香、琴与书法、琴与家具的渊源,等等。《琴事》一书考证扎实,角度别致。作者着眼于各各鲜为人察的细节,深入浅出,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的延续,置于当时当地的历史背景及文化生态之下,或考察、挖掘相关史料,或分析、阐发琴学知识,或纠正、辨识种种传说,其中议论多为人所未见、未说,并匡正了不少以讹传讹、似是而非而又常见的说辞。尤其关于近世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