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阎步克教授在书中围绕《周礼》六冕制度及其对历代冕制的影响,探讨了服饰礼制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他指出,六冕并非真实的周朝礼制,而是《周礼》的建构,具有“君臣通用”的特点;后代各王朝在宗经、复古思潮推动下,重新采用古冕,同时从尊君、实用出发,立足现行品位结构而调整古冕等级,理性化与世俗化倾向最终导致了“服周之冕”的低落。《周礼》六冕的兴衰变异,折射出了服饰与权力、学术与政治在传统中国的复杂关系。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西汉鲁恭王刘余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
东周的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崩坏,周天子渐失天下共主的地位。五霸争雄、分裂兼并使得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在这个变幻无常的时代,霸主名臣不断涌现,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但在这段纷繁的历史中,也存在着大量影响历史走向的人物,却沦为了淹没在历史激流之中的配角。其实,他们的故事颇值得被书写,也正是他们与那些后人耳熟能详的人物共同写就了一部春秋史。本书就是这样一部着重书写历史的不同侧面,更热衷于关注那些历史配角一生走向的作品。本书所涵盖的时间和人物纵跨三百年,以《左传》的时间叙事为经、《国语
作者王子今先生通过对中国古代开国史中有共同点的重要历史现象的梳理和考察,涵盖古代王朝开国的基本模式、开国君主的机会与危机应对战略、开国权力再分配的杀功臣事件、统治者取与守的政策调整、开国之初的文政与武事协调、开国君主执政权力的交接、开国史舞台上的旦角、让步政策还是反攻倒算的政策理论探索等重大历史问题,跳出简单地总结成与败的经验教训的政治史学的常规思路,以社会史和文化史深层发掘的动机来研究兴亡事,从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类似循环的表面开出新枝,并总结出具有某种规律性意义的认识。
本书以纵横捭阖的笔法,讲述了宋朝三百年波澜壮阔而又充满矛盾与纠结的历史。有对宋朝高度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态的褒扬,也有对其军事、外交败笔的解读和抨击,更有对其兴亡沧桑的深思。
本书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为主要线索,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为读者阐释了清朝宫廷中既富有哲理的生存智慧,又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用一个个轻松幽默的小故事立体呈现出清朝历史的全景,值得读者细细品位。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583年清太祖努尔哈齐起兵,到1912年末帝溥仪退位,大清朝就这样走过了它三百多年的历史。这个朝代经历过它的辉煌,从康熙帝到乾隆皇帝,无一不受到天下人称赞,“康乾盛世”的景象似乎让人们认为清朝似乎是东方的强国。可到了晚清,这个昔日辉煌的大清就显得摇摇欲坠了,一方面镇压国内
本书以纵横捭阖的笔法,讲述了元王朝短暂而又充满矛盾与纠结的历史,内容涵盖元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艺术、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内容包括:“一代天骄”雄姿初现;以鞭答天下为乐趣;忽必烈风雨飘摇中脱颖而出等。
本书以历史资料为基础,将人物和具体时间作为主线,运用简洁幽默的语言,以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全景展示出明朝帝王以及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让读者在轻松地环境中领略大明朝的风采。明朝建立于公元1368年,到1644年灭亡,先后经历了16个皇帝,走过了276年的光景。明朝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时代,是在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由社会底层人士建立起来的皇朝之一,并由一个和尚开创了它的历史。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王朝,难免会体现出封建专制的腐朽性。但是在龙争虎斗的大明朝之下,也流传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留给了后人太多
这本书是郭建龙密码三部曲的第二部。本书对古代中国的军事地理进行了详细剖析,分析了历朝战争中最关键的地理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是如何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作者通过详尽而生动的叙述,利用珍贵而丰富的史料,从地理角度出发详细分析每一次重大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以及它对历朝兴衰和中国历史走向所产生的影响。作者将中国古代从春秋战国到清末的两千多年划分为五个军事战略的演化时代,即关中时代、分裂时代(长江时代)、失衡时代(第二次关中时代)、中原时代和元明清时代,以时间顺序依次展开,叙述各个时代的军事大战略。作者通过实
本书是一部研究古代中国社会的专著,是历史学家何兹全教授集几十年研究的心得,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剖析古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力作。全书时限上自原始社会末期,下至魏晋。著者依据大量的史料,从国家形态、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综合论述了中国社会从原始氏族部落、早期国家到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衍变的历程。全书时限上自原始社会末期,下至魏晋。著者依据大量的史料,从国家形态、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综合论述了中国社会从原始氏族部落、早期国家到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衍变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