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康有为向清廷多次上书以及代大臣草拟折稿为主要线索,深入探讨了戊戌维新运动的原委与进程,阐明并重新评价了康有为与维新派的变法思想和活动,特别注意当时的政治事件以及各个派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示了一幅又一幅场景宽广而激动人心的政治画卷。作者孔祥吉徜徉在档案的海洋里,挖掘大量珍贵的一手材料,不囿于权威、传统之说,力求创新,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本书于1988年出版,是作者第一部专著,也是作者得意之作,虽已历三十多年,今天依然是研究康有为变法思想与活动绕不开的著作。
桑兵,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近代现史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学术视野广阔。现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书收集作者在中国近现代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性的专题研究15篇,按各自涉及的范围、领域,编辑而成。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法论、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近代学术史、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等多个学术领域。
本书以著名知识人为主角,展现大清衰亡和中国早期现代化,是目前第一本以人物而非事件为脉络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也是第一本全面、立体、真实书写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专著。内容严谨,史料丰富,论证充分,文史融合,语言生动,格式规范,创新地采用现代化“浪潮”说,原创地提出中国早期现代化三波浪潮,注重突出经世致用、大变局、现代化,“借人明史”贴近现实,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势力入侵的不断深入,清廷迫于形势,被动反应,在穷途末路之下,学习西方,开展图新变革。爱新觉罗·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在整个运动中,走出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洋务先锋人物,作品展示了在弱肉强食的变局之下,洋务派为维护国家权益与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自强抗争,以及为此饱受的苦痛与无奈。《晚清洋务运动始末》第一次全景展现了晚清洋务派在寻求国家自强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艰难抗争,反思晚
近代中国研究论文集,研究内容包括中国近代人物、政治与外交、经济与社会、抗日战争、学术述评与史料辑考等方面,代表性文章近代人物方面有《民国时期宋庆龄义演筹款活动述论》《梁启超旧体诗与金泽荣汉诗比较》,政治与外交方面有《郑孝胥与岑春煊关系探究》《史语所人才完成机制探析》,经济与社会方面有《民国青海工矿业研究》《清末民初现代“记者”的多元演进》,抗日战争方面有《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中国国际法学会”考论》《抗战时期“国父实业计划研究会”述略》,学术述评方面有《庄士敦研究评述》,史料辑考方面有《严复致伍光
中华文明在近代遇到了空前未有的挑战和严峻的文化危机,也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复兴机遇。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不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复活,而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化;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不是笼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必须建立在中西文明沟通与融合基础之上,必须寻找中西文明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将西方近代文明的“新枝”,嫁接到中华传统文明的“老根”上。这是需要几代中国人完成的任务。遗憾的是,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没有能够在近代中国完成,而是落在了当代中国人的
作为海外归来的历史学家,蒋廷黻兼重中外历史,兼采中外史学研究方法,取得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卓越成果,被学界称为中国近代史“开山的人”;又因其后来弃学从政,获得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的经验性理解和观照,这又滋养了他的研究。因此,他不多的学术性文章和随笔在今天看来弥足珍贵。本书尽可能从多渠道蒐集了蒋廷黻涉及近代中国的文字,可能是中国大陆收罗文章最多的一本,读者可以从中更多地了解蒋廷黻的观点和看法,获得对近代中国尤其是中国近代外交更多的认知。本书值得历史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本辑收录的主要文章有: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关于参与改革、研究改革、建言改革的回忆,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杨冬权讲述的恢复高考故事,民革中央原副主席何丕洁亲历的贵州毕节扶贫开发,湖北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唐瑾回忆《中国翻译词典》的策划组编与编撰出版,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成曾樾回顾鲁院的办学经过等。这些珍贵史料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有助于读者从中了解许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中华民国史青年论坛(第3辑)》共有13篇文章,分布于“政治与军事”“经济与社会”“文教与日常生活”三个专题中。从整体来看,本书对民国时期司法系统人事调配、“武力分离满蒙”方针下日本政府的一系列军事压迫政策及其影响、孙殿英西进的前因后果、内蒙古的羊种改良、英资太古集团对中日战事的因应、熊猫成为“国宝”的原因以及时人对熊猫的认知过程等进行了细致描写,涵盖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研究的多个侧面,能够提供很好的学习和研究参考。
《太平天国及晚清社会研究》由南京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主办,主编朱庆葆。本辑共收录文章17篇,分为“太平天国及晚清史研究”“档案整理及考证”“追慕先贤”“综述及书评”四部分。“太平天国及晚清史研究”栏目收录7篇文章,讨论了《北华捷报》对太平天国的报道、咸同时期的直隶团练、太平军在常澧地区的军事活动及影响、太平天国时期扬州地方的地方秩序、萧一山的太平天国典志研究等问题。“档案整理及考证”栏目收录文章6篇,考证“沧浪钓徒”其人其事、胡林翼致潘祖荫未刊信札、晚清嘉兴府石门县门牌研究、太仓钱鼎铭碑刻、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