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作为研究对象,对四库“小说家类”的纂修史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对纂修过程中的采进、筛选、编校、删改、禁毁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比较研究《总目》的现存稿本、诸阁本、《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和浙本、殿本《总目》“小说家类”提要,勾勒四库小说观念和著录体例的生成历史。
纂修于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不仅是古典目录学的巅峰之作,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更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以《四库全书总目》620则清别集提要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考证与观念辨析的研究方法,探究清别集提要之生成过程、考证文献与版本信息之正误、辨析诗文批评之得失、梳理后世学者对清别集提要文学观念之接受与修正。此研究旨在肃清官学思想支配下清别集提要存在的文献错误与观念缺失,还原清代文学真实面貌,为清代文学研究和清代文学史的书写提供借鉴。
《国学指导二种》是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两部指导年轻人如何阅读国学经典的作品的汇编。《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为1923年春,《清华周刊》记者向梁启超先生约稿,并“督责甚急”,先生“竭三日之力”完成。书稿从“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韵文书类”“小学书及文法书类”“随意涉览书类”等六个方面,为年轻人开列了一份国学经典阅读书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是任公先生1923年在清华学校的讲义。书稿论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孝经”“史记”“荀子”“韩
本套丛书是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集中体现了季老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和人格之美。《季羡林谈国学》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所写有关国学的精彩文章,从“国学漫谈”,到国学的范围,再到国学的重要性,通过引证举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国学”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季羡林对国学、人生、道德、文化、治学等领域的独到见解,展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对国学的探索成果。
这本集子里的文章都是我56岁到58岁这个期间写的。这个年龄段虽不是老夫,但也绝不是少年了。相当于四季之中的初秋吧!集子分为日出日落、修身养性、生老病死、寤寐之间、游弋人海、经世济民、人文历史、走南闯北等篇章。有些是周末写的,有些是在旅途之中写的,其中的感受与苏东坡密州狩猎时的心理年龄和人生感悟很相似。我十分欣赏苏东坡、毛泽东等先辈的人生态度。既看到人生苍凉、无奈的一面,更看到其美好、积极、可为的一面。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
本书是一部介绍经学和十三经的学术普及读物,初版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本书在结构设置上既重视每一部儒家经书的介绍,又注重经学史的梳理,可谓有纵有横,纵横交错。全书都渗透着浓浓的历史意识,即使是介绍每一部经书,作者仍极重视经书撰述人的身份、经书传授的源流、历代解经的差异及与经书有关的史事,并不是就经说经,而是从更宽广的历史背景出发来讨论经书和经学。本书谈论经学,行文简明洗练,平易畅达,使读者很容易深入经学之堂奥。
本书是继2002年、201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馆两次《浦东新书录》的再次续编,是一本汇集近十年来有关浦东的各类书籍资料的工具书,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方面。全书收录时限上起2012年,下迄2022年,收录范围包括公开出版、内部发行、内部编印三种,体例是编写每本(套)书籍的内容简介,并附封面图片。该书通过相关书目的梳理,以浦东文化发展为载体,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浦东的新发展、新跨越、新面貌。
本书包括《古籍举要》和《版本通义》两种。《古籍举要》和《版本通义》二书为钱基博(1887-1959)所撰国学普及读物。钱基博,字子泉,别号潜庐,江苏无锡人,现代教育家和国学大师。博学精思,著作等身,经史子集均有论著,尤擅长章学诚文史校雠之学。《古籍举要》原名《后东塾读书记》,乃钱基博教书读《东塾读书记》时随记而成的,凡共分十七卷;《版本通义》是钱基博最主要的版本学著作,分原始、历史、读本、余记四个部分、被当代学者称为版本源流学的开山之作。
暂无
本书是一本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科学世界的图书,内容讲述了科学领域在过去几百年间所达到的成就,以及其对未来的承诺。整本书涵盖了从大爆炸到全球暖化等等科学主题,并包含实例和关键事实,并且逐步向读者解释生命的诞生或板块构造等复杂主题,阅读本书仿佛上了一堂科学入门课,让你从新手水平晋升到有能力理解科学中最热门话题。本书涵盖的话题包括:大爆炸/太阳系/生命的诞生/进化论/DNA/人类基因组/遗传学和克隆/地球的结构/地震和火山/天气/能源/芯片/人工智能/宇宙空间探索/科研造假/科学争论/气候变化/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