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在茶陵县、醴陵县、炎陵县等株洲地区早期的革命活动是其整个早期革命活动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研究分析梳理这段史实对更加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从初步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书立足一代伟人毛主席16次到株洲的珍贵足迹,重点记述毛泽东同志围绕党的建设、人民军队建设、人民政权建设、土地革命、革命道路探索等诸多方面,在株洲进行的一系列伟大首创性革命实践,凸显这一系列革命实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大历史贡献,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中国革命的全面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重大历史意义,以及
《邓小平文物故事》由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邓小平故里管理局组织编写。《邓小平文物故事》从1921年邓小平赴法勤工俭学的一张招工表写起,到病床上最后用过的血压计和听诊器止,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52件代表性文物,串连起他一生的经历,记述了邓小平在人生的不同节点上为中国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文物有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出席证、双猫图、熊猫牌香烟、邓小平写给卓琳的纸条、给景山学校的题词、给深圳经济特区的题词等。?
本书是作者从事邓小平著作编辑和生平思想研究的成果,1999年出版第一版,分别于2004年和2012年出版了第二版和第三版,在社会上引起较好的反响。202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为深切缅怀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作者根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精神和新的研究成果对书稿进行修订,人民出版社与武汉出版社联合推出第四版。 本书分别从邓小平与“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与历史转折、邓小平和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与中国的对外开放、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与科
自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燕妮举行了婚礼后,贵族出身的燕妮与马克思患难与共,共同度过38年的艰苦而动荡的生活。而早在1836年夏天,18岁的马克思就与22岁的燕妮约定了终身,至死未渝。燕妮的一生,无论是作为马克思的“秘书”、工人运动的实际参与者,还是作为惊世骇俗的爱情与婚姻生活的经历者,都无愧于那个伟大的年代与事业。燕妮的《动荡生活简记》,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词藻,却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年代与事业最真实的点滴记录。 除了马克思夫人燕妮的《动荡生活简记》,本书还收录了恩格斯的《在燕妮·马克思
马克思有三个女儿,她们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的宣传者。大女儿燕妮,热情地帮助父亲从事伟大的斗争。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时候,她为父亲搜集和翻译了大量的资料。为支援爱尔兰革命,她写了许多杰出的文章。二女儿劳拉,是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拉法格的妻子,是丈夫在保卫法国无产者利益的斗争中最忠实的战友。她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译为法文和其他文字,为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传播贡献了一生的经历。恩格斯称赞她是“了不起的翻译家”。三女儿的爱琳娜,是一位国际工人运动的活动家,经常出入伦敦东区的贫民窟,伦敦的工人们称她为“我
《青年毛泽东》记述了毛泽东1910年(17岁)至1927年(34岁)17年的读书学习和革命实践活动。毛泽东从17岁走出故乡韶山到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直到走上井冈山,从农民的儿子到国家领袖,经历了艰难而坎坷的历程。本书通过青年时期毛泽东的学习经历、社会实践、对社会事件的态度和应对行为,引导当代青年读者积极向上、勤奋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本书以中共文献资料为依据,参考《毛泽东早期文稿》等书籍,资料翔实,内容积极正面。可作为广大读者学习毛泽东思想、研究青年
本书围绕改革开放这条主线,对1978—1997年间邓小平的生平业绩,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进行系统研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地位。本书以这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运用翔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吸取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全景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展现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探
毛泽东是中国工农红军暨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本书依据翔实的历史资料,对毛泽东与中国工农红军创建发展的历史过程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回答了读者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对于广大读者了解毛泽东在红军创建发展过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精选有代表性的28个维度,如毛泽东求学时为何被称为“毛奇”?毛泽东是如何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毛泽东用兵究竟“神”在哪里?毛泽东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毛泽东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什么?等等,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展示毛泽东一生求学探知、参加革命、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平事迹,引领读者遨游于毛泽东的浩渺世界,探微历史细节、品鉴哲理智慧,深刻感悟毛泽东的伟大与不凡,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正确。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