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I207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分类索引
  • 中国诗的精神
    • 中国诗的精神
    • 孙亚君著/2024-3-1/ 研究出版社/定价:¥58
    • 本书对《关雎》《离骚》《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等大众耳熟能详的中国诗以及阮籍、陶渊明、两谢、王维、李白、杜甫等人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独辟蹊径的解读和感发。本书要作别经院式研究的窠臼,宣告诗学的独立,这也是新浪漫主义的发声。

    • ISBN:9787519916336
  •  语体新变: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的近代转型(发掘、探究中国诗歌叙事传统,重新认识和评价中国诗歌传统的意义)
    • 语体新变: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的近代转型(发掘、探究中国诗歌叙事传统,重新认识和评价中国诗歌传统的意义)
    • 杨绪容 晁冬梅 董乃斌 李翰 著/2024-2-1/ 上海远东出版社/定价:¥88
    • 本书包含如下内容:第一,近代诗歌创作与诗歌叙事传统综论。第二,近代旧体诗创作对中国诗歌叙事传统近代转型的助力。第三,近代新体诗创作对中国诗歌叙事传统近代转型的助力。第四,近代新旧体诗歌创作在诗歌叙事传统中的融通。第五,近代新旧体诗歌叙事传统理论和观念的总结研究。

    • ISBN:9787547619438
  • 中国诗歌研究(第二十五辑)
    • 中国诗歌研究(第二十五辑)
    • 赵敏俐/2024-2-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29
    • 《中国诗歌研究》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所创办的大型学术丛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研究。自创刊号起,先后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等栏目。其中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为特色栏目。前者关注学术史和诗学文献的总结整理,包括极有价值但其它刊物很难包容的谱录类成果。后者主要关注年青学者的重要研究成果,积极扶持界后劲的成长。在海内外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

    • ISBN:9787522827957
  • 哲人的悲歌:楚辞今读
    • 哲人的悲歌:楚辞今读
    • 汪耀楠 著/2024-2-1/ 中国文史出版社/定价:¥128
    • 本书集赏析、研究楚辞为一体。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对楚辞历史渊源的概述,并以屈原作品为重点进行赏析。中篇是对历代楚辞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下篇是对《离骚》《九歌》《九章》全文的翻译和注释训诂。 本书尽可能吸收前人的成果,最大限度地采纳王逸、洪兴祖、朱熹、汪瑗、王夫之等人的成说,尽量吸收郭沫若、闻一多、游国恩、姜亮夫、朱季海的考辨成果,至于歧说,则以按语表明取舍。全书层次明晰,对于普通的文学爱好者来说也是很好的通俗读物。

    • ISBN:9787520541374
  • 王蒙小说中的未来叙事研究
    • 王蒙小说中的未来叙事研究
    • 张雪/2024-1-22/ 四川大学出版社/定价:¥54
    • 本书是对王蒙小说中的未来叙事作整体性研究的学术专著。“未来叙事”与“未来”的双重含义是本书的切入口。未来叙事具有与“未来”相关的所叙内容与叙述方式两个方面。本书以哲学符号学中填补“认知差”的理论视角,将王蒙小说中的未来叙事划分为三种类型,考察人物所构想的不同“未来”之间的关系。以叙述学和叙事形态学作为概念工具深入小说中不同认知主体之间的改造过程。运用叙述学和符号学探究王蒙小说中叙述者、叙事结构、叙事范式三方面的叙事特征。结合经济学和未来学,本文认为王蒙小说中的“未来”具有客观世界的未来与人们内心

    • ISBN:9787569064551
  • 唐诗修辞史研究
    • 唐诗修辞史研究
    • 段曹林/2024-1-12/ 重庆大学出版社/定价:¥88
    • 专著包括绪论、本论(共八章)和结语三部分,以唐诗修辞现象的演变及其根源作为研究对象,对主要修辞手法和言语风格用于(或见于)不同时期、不同诗体、不同流派、不同题材唐诗中的特点和变化进行了纵横相结合的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考察主要着眼于不同历史阶段唐诗修辞现象的描述、分析和比较,对与前后朝代具有明显承传关系的某些修辞现象,如对偶(对仗)、语音修辞、“以文为诗”的修辞现象等,则做了一定的跨朝代比较,藉此探讨唐诗修辞在诗歌修辞史中的特色、地位和贡献。

    • ISBN:9787568940238
  •  宋代笔记的文体自觉与新变(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宋代笔记的文体自觉与新变(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刘师健著/2024-1-1/ 中华书局/定价:¥88
    • 宋代笔记是笔记体制演变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围绕笔记的新变这个核心内容,本书阐明宋代笔记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功能,系统剖析宋代笔记的文体构成和文体特征,揭示宋代笔记对后世笔记作品创作范式的引领与规范作用。通过对宋代史料、笔记文献的系统梳理,本书将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从个案分析逐步上升到总体的理论概括,将笔记研究从传统的文献、史料研究引向对笔记文体本身的研究,同时,在研究中亦注重突破以往囿于小说的研究框架,对建构宋代笔记文体体制研究体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ISBN:9787101164046
  •  胡汉同风:唐代民族文学研究
    • 胡汉同风:唐代民族文学研究
    • 龙成松/2024-1-1/ 中华书局/定价:¥78
    • 唐代是中外交通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各民族由矛盾、冲突走向交流、融合的时期。前辈学者如向达、陈寅恪等,对这一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文艺之间的关系已有卓有成效的先行考察。本书在前人基础上,通过理论背景、学术范式、史料基础的梳理和总结,探索民族文学研究在唐代落地生根的可能。书中对唐代鲜卑、突厥、粟特等民族的文学情况进行了综合研究和个案剖析,对中古胡、汉关系的历史文化语境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

    • ISBN:9787101164220
  • 晚清小说“新人”形象研究
    • 晚清小说“新人”形象研究
    • 方越/2024-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28
    • 本书以晚清小说中的“新人”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晚清时期的社会背景,阐明“新人”形象的具体内涵。在晚清时代背景下,“新人”形象分别呈现出独立性、主体性、民族性和乌托邦色彩。晚清小说中的“新人”形象,代表了晚清思想文化界对理想国民的想象和期待,是一系列政治、文化、思想观念在小说人物塑造上的展现。晚清小说“新人”形象的出现是晚清社会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为现当代文学构造现代民族国家所需要的理想“新人”提供了想象的基础。

    • ISBN:9787522829180
  • 《诗经》之镜
    • 《诗经》之镜
    • 雷鸣著/2024-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98
    • 法国来华耶稣会士孙璋于18世纪30年代用拉丁文翻译和阐释了《诗经》,题为《孔夫子的诗经》,这是西方出现的首个《诗经》全译本。本书在《诗经》西传史、中国诗经学史和礼仪之争三大脉络中,对这一鲜有研究者关注的《诗经》译本做出了全面考察。《孔夫子的诗经》不仅是一本译诗集,而且是一部西方诗经学转型期的标志性著作,从《孔夫子的诗经》开始,《诗经》便有了一面异域之镜,它使《诗经》在跨文化语境中的看与被看、思与反思便成为可能。《诗经》借助自《孔夫子的诗经》开始的语际翻译,与世界诗学对话,对世界范围的诗歌创作和诗

    • ISBN:97875228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