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为新儒家开宗大师熊十力先生代表作,作者援佛入儒,以《易经》为根基,改造唯识学,阐明其“体用不二”“即体即用”“即用即体”的哲学观点,构建了“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对现代新儒学和现代哲学有深远的影响。全书有明宗、唯识、转变、功能、成色上下、明心上下等共十章。本书为1953年的语体文壬辰删定本《新唯识论》。 本次出版邀请熊十力得力弟子牟宗三(一代国学大师)其“私淑弟子”薛在君做通俗化导读,又针对每个章节做开篇解读,更易于读者理解并读懂本书。相较于其他版本,本版本做了大量注释,有更详尽、通俗化的解
17世纪俄国东正教会的分裂运动是俄国宗教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1653年牧首尼康对俄国东正教经书和仪式进行了重大改革,包括以三指画十字替代以前的两指画十字,以及改变了耶稣之名的书写方式等。这些改革引起了部分神职人员和广大教徒的强烈不满,最终,反对尼康改革、坚持俄国旧礼仪的信徒从统一的教会分离出来,被称为“分裂派”或“旧礼仪派”。此后各个时期,旧礼仪派信徒饱受驱逐、迫害,但没有屈从于外部的强压,反而更加坚定地维护自己的信仰,甚至不惜逃往国外,在异文化环境中按照自己的信仰方式生活。300多年过去了
本书以《四分律》《十诵律》《僧祇律》《五分律》《鼻奈耶》等五部中古律部汉译佛经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角度展示中古律部汉译佛经的词汇特点,描写和分析其中的词汇现象,重点对词形类聚、方俗口语词和疑难词等进行了探讨,对汉语词汇史研究和律部佛典文献整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当代基督教现状与发展趋势”重大项目系列成果的延续和拓展,主要叙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宗教思潮的发展演变,重点探究“新时代”运动、女权神学与后现代主义这三种思潮,展示其发展趋势及时代特色。当代西方宗教在对待科技发展、融入社会等方面有了新认识,其思想体系有着更大的开放性和更多的包容性,引起的分歧及争议亦更为明显。本书既有对这三种思潮代表人物生平及主要思想的细微分析,又有对其整体发展特征的宏观概括,是一部反映西方思想史最新发展的专题著作。
净土信仰为整个大乘佛教的核心。本书稿以中印净土教理的历史性演变和发展为中心,结合“叙述式”和“选录式”两种思想史的撰写方法,用绪论加十二章内容,力图梳理净土宗的发展历程,简明扼要的将净土基本教理的演进和嬗变,特别是中国佛教各家各派,尤其是净土宗的创造性诠释和发展作一概要性的解说,借此为佛学院提供一本可全面掌握净土教理入门的基础性教材。
本书以超越地方史为着眼点,来研究粤西南地区呈现的亦神亦祖祭祀现象。本书认为神明与祖先的形象与祭祀模式,关乎在大一统的礼仪与文化推广中,地方社会如何利用国家礼仪来塑造认同。这个过程,既牵涉明清时期国家礼仪、地方行政、经济环境的冲击,也深受文字运用、宗教科仪、建筑形制等因素的影响。
白裤瑶是布努瑶支系中一个讲本地土语、无文字的分支群体,主要分布于桂黔交界地带。本书在16个月的田野工作基础上重点考察了白裤瑶的传统信仰体系,从作为象征符号之集合的宇宙观展开,探讨信仰体系为白裤瑶人营造秩序化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怎样的支撑,分析其微观过程与作用逻辑,尝试提炼出其中的文化机制,并借此窥探白裤瑶人对于人之存在价值与意义的追求。放置于瑶族的整体语境中,白裤瑶的传统信仰体系呈现诸多非典型与非均质特征,折射出南岭走廊区域多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的常态;当下其作为文化景观和文化资本的一面愈发凸显,这种
本书为全国汉传佛教院校教材系列之一。佛教自东汉末年由印度传入中国后,翻译佛教经典便成为佛教界一项重要的工作,由此而形成大量的汉文佛教文献。本书用七章内容讲述“汉文佛教文献学”这一学科所应研究的内容,认为应不仅应包括研究佛教文献的全部历史,即它的产生、发展、现状等,还应包括研究佛教文献的分类、内容、特点、分布、历史与现实的作用,乃至今天如何利用佛教文献、利用时应注意什么,等等。本书的出版为佛学院学生学习汉文佛教文献打开了方便之门。
唯识学是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邃的心理、认识与逻辑方面的理论内涵,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经唐朝玄奘的系统重译与窥基等人的大量撰述后发展到高峰。本书对唯识学的八识、种子、量论、三自性、修道次第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理论范畴。为了便于讲习,本书做了一定的调整,编取了八识、种子、量论、三自性、止观、转依六大范畴进行了介绍和阐释,为初入门者提供了帮助。
《中国化与大公性双重张力下中国天主教会》一书以中国化与大公性双重张力下的当代中国天主教为论域,全书点面结合,侧重考察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天主教在中国化和大公性双重维度内的自身建构与路径探索。 全书在结构上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编综观篇:1978-2012年中国天主教实体发展与文化主体建设; 第二编田野篇:天主教中国化的现实性与差异性; 第三编焦点篇:中国天主教会的双重张力。 上述三个部分试图兼顾改革开放以来天主教中国化的普遍特征与地方差异,共性与个性,理论探索与现实处境,从宏观把握、微观考察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