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南京师范大学考古与文博专业主办的部分讲座纪要62篇、会议纪要10篇,截止于2023年6月10日的考古学系列讲座总第103讲。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讲座纪要,下篇为会议纪要。为方便读者阅读,上篇又按讲座内容分为“理论与方法”“发现与研究”“讨论与争鸣”“陶瓷新识”“文明交流互鉴”“学术薪传”6个单元。“理论与方法”单元聚焦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前沿研究,展现多元化的考古学发展前景。“发现与研究”单元以重要考古发现及相关研究为主题,系统介绍相关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与最新研究成果,也包括部分
本书是“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品集萃”丛书之一种。鼻烟壶,顾名思义就是盛放鼻烟的容器,它的出现和发展与人们吸闻鼻烟习俗的兴起和流行密切相关。鼻烟是将经过晾晒的优质烟叶研磨成粉,调入麝香等名贵的药材,装入密封的容器中埋入地下,陈化数年后取出使用。鼻烟为舶来品,是明代万历九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作为贡礼带入中国,由于清代皇室的雅好和推崇,吸闻鼻烟的习气很快在全国风行起来,而随身携带鼻烟壶也成为当时的流行时尚。鼻烟壶是中国古代工艺品中出现最晚的一个门类,同时也是品种最齐全的一个门类。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有清代
这是“四川大学博物馆藏品集萃”丛书之一种。铜镜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用来祭祀的礼器,到西汉末期慢慢的走向民间,既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又是工艺精湛的艺术品。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有历代铜镜300余件,此次从中精选172面,附精美照片,详细介绍每件铜镜的名称、年代、造型、图案及铭文等信息,以满足铜镜收藏者、考古文物等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需要。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辑的关于三代及其相关考古研究的论文集。第十集包括考古新资料,都邑探索,墓葬、城址与人群,手工业与重要遗物,天文与祭祀,学术史等六个板块,收录了该研究室在职人员和中外其他科研单位学者的论文29篇。
本书是潘世雄先生广西民族史与民族考古研究工作50年重要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由于学界对于铜鼓的纹饰含义、铜鼓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其用法、铜鼓的铸造和族属等诸多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因而目前所得出之结论,不免有片面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本书就铜鼓的分类、分期、形制、年代、纹饰意义、历史作用、铸造技术、铸造地点和族属等问题分十二章进行论述,彰显了作者在广西铜鼓研究与民族考古方面的学术造诣,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其对广西铜鼓发展史与民族考古学的基本看法和新观点,对研究和认识广西古代社会发展状况及其
2019年7月至1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惠东县白盆珠镇区域进行了为期90天的区域系统调查,期间对白马窑址周边区域进行了文物考古调查于勘探工作。本次调查共计发现窑址19处,其中江板、匣斗墩等四处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发现烂屋仔、陂角、石鼓岭、犁头坑等十处窑址,复查核实已知的三官坑等窑址。本次调查搞清楚了白马窑的产品类型和延续时间及分布范围,运输途径、规模变化。为白马窑的下一步文物保护鬼话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信息,并对惠州市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提供了资料支持。本书既是对此次调查成果的集中体现,
《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对先秦儒学做了新的探讨和研究,既利用新出土文献考察了《论语》《大学》《中庸》等儒学经典的成书问题,也对慎独、“亲亲相隐”等热点问题做了新的解读,对马王堆帛书、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中的一些重要儒学文献做了分析、考察,对其中涉及的天人之分、禅让、中道、心性论等问题做了不同于流行观点的解读,又持之有据,言之有故,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以出土文献为根据,本书提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母题并非传统所认为的民本,而是“民主”——“天惟时求民主”,认为民本说是从“民
近些年对于出土简帛古书的学派判定,是一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多根据传世文献以及相关材料,运用“六家”、“九流十家”或新造的学派名称等来讨论这些古书的学派属性,也有更细的学派划分如“七十子”,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反思。作者认为有必要根据当时人的视域来讨论什么是学派以及学派划分的标准。当时人看学派更重视师承渊源和师说,“百家”比“六家”“九流十家”更适合用来称呼简帛古书。今天我们判定出土古书的学派要注重阙疑。
本书从中西比较视角考察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化历程,研究地域聚焦非洲、欧洲、西亚、南亚和东亚,从早期石核-石片技术、阿舍利技术、勒瓦娄哇技术、发展的石核-石片技术、石叶技术、修背细石器技术、细石叶技术、小型两面器、研磨石器和磨刃石器等多个方面开展比较研究。本书揭示出旧石器时代旧大陆“多元一体”的石器技术演化格局,并从技术创新、文化传播、生态适应与社会边界机制探讨了旧大陆“多元一体”技术格局的形成原因,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东亚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化历程。
本书以普及和传播巴蜀文化丰富的内涵、探究巴蜀文明的渊源与发展、讲述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故事、体验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手工为编写原则。内容方面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方位、多角度探秘巴蜀文化,以纲要的形式展示巴蜀文化的内涵,树立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文化讲授部分:采用模块化教学,从“寻根巴蜀文化、古蜀文明与巴人遗风、巴山蜀水、漫话三国、巴蜀文学、蜀地非遗、巴地非遗、巴蜀豪杰、蜀韵川腔、曲苑芬芳、巴蜀人文精神”11个方面向学生普及巴蜀文化知识。通过任务驱动、课堂讨论、问题探究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巴蜀文化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