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C922 人口地理学】 分类索引
  • 中国人口迁移时空格局的形成机理与模拟
    • 中国人口迁移时空格局的形成机理与模拟
    • 李扬/2023-11-1/ 科学出版社/定价:¥150
    • 人口是其他地理要素的参照点,应成为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人口迁移的研究已经是人口地理学的标志,人口迁移是影响人口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本书通过总结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分析我国近三十年(1985~2015年)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强度、流向、迁移方式、迁出/迁入地的空间结构、迁出/迁入人口的空间分布等特征;探究近三

    • ISBN:9787030728418
  • 居所变迁:住房、土地与人口迁移的关系研究
    • 居所变迁:住房、土地与人口迁移的关系研究
    • 董昕/2023-6-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88
    •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众多因素中,住房与土地的作用无可替代。住房既是安身立命的处所,又是承载着家与心灵归属的空间。而土地是住房的载体,住房问题与土地问题密切相连。人口的迁移流动性与住房和土地的不动产属性形成了动与不动的鲜明对比,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人口从乡村向城镇的流动迁移,住房、土地与人口迁移的耦合关系在城镇化过程中发

    • ISBN:9787522815589
  • 人口空间分布趋势预测及相关政策研究
    • 人口空间分布趋势预测及相关政策研究
    • 陈雯,李平星,闫东升/2023-4-1/ 科学出版社/定价:¥182
    • 人口空间分布,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杂系统中的关键一环,是制定国家及区域重大战略的前提,是各类规划合理配置要素的重要基础。本书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和人口发展与空间布局的新趋势,从全国、长三角城市群、典型城市及其代表区域等尺度,开展人口空间分布的演化过程与形成机理研究,从开发–保护平衡、公平–效率兼

    • ISBN:9787030712356
  • 俄国人口的百年变迁
    • 俄国人口的百年变迁
    • (苏)А.Г. 拉申Рашин А.Г.)著.邓沛勇,王梓云博,马义霞译/2023-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48
    • 本书参考了大量十月革命前珍贵的统计文献和19世纪知名学者的研究,在系统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使用统计学、经济学、人口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四个层面勾勒1811~1913年俄国人口的完整发展脉络。首先,厘清了俄国人口数量及其变动的规模和速度,对俄国人口的区域分布和密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分析俄国城市

    • ISBN:9787522823744
  • 本土文化的他者
    • 本土文化的他者
    • 严静著/2022-1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68
    • 本书在社会性别视角下,描绘了一个移民村落在两百多年的迁移历程里生动活泼的生存图景,采用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分析流动族群的文化变迁规律,探讨原生地和迁移地双重文化碰撞中女性族群迁移后的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展示流动族群中的女性成员如何通过多元化的性别实践,融合和重塑具有文化特质的生存空间。从迁移的历史谱系可以看出,浮叶族

    • ISBN:9787522808239
  • 人口地理学(第二版)
    • 人口地理学(第二版)
    • 主编张果, 李玉江/2017-6-1/ 科学出版社/定价:¥45
    • 全书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人口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三部分介绍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第四部分介绍了人口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方法。

    • ISBN:9787030534316
  • 新型城镇化后农村人口发展模式与内在机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 新型城镇化后农村人口发展模式与内在机理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 张果,曾永明等著/2016-10-1/ 科学出版社/定价:¥60
    • 中国显著"城市倾向"的城镇化发展路径抽走了农村优质要素,产生了一些列社会问题。人口学上的特点是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农民工)和留守农村人口发展都面临困境。本书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研究了我国农村人口发展问题。本书分为9个部分,其中重点的内容包括农村人口现状引发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体系、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

    • ISBN:9787030501394
  • 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实现机理与政策研究
    • 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实现机理与政策研究
    • 柴剑峰 著/2015-12-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88
    • 本书系统评价了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的内涵、现状、问题、目标,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口科学再分布的实现机理和路径选择,初步构建了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三力”理论模型。提出了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五位一体”的政策体系,选取不同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研究以广州、成都和汶川为具体案例,将适度人口的测算方法与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

    • ISBN:9787509786499
首页 1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