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作者多年的植物学系列课程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涉及的植物种类以岭南地区为主,包括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福建等地。本书介绍了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组织纪律、分组与实习工具准备、野外安全与生存技能等准备工作,以及野外实习的方法,其中包括了植物群落调查方法、植物鉴定的方法与技巧、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与简易
本书围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速率和潜力评估这一科学问题,系统介绍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固碳速率研究方法,估算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碳储量,分析不同工程措施固碳效益,探讨了不同管理措施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本书依据“东北草地植物资源专项调查”项目的**成果,介绍了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千米的我国东北草地(包括呼伦贝尔草地、松嫩草地、科尔沁草地和锡林郭勒草地)野生植物资源的种类、区系组成及科属分布状况;重点阐述了我国东北草地生长的饲用、食用、药用、生态治理用、有毒有害、外来入侵等植物资源的现状、科属分布及其时空变化趋势,并分
本书详细记录了采自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水域的藻类6门8纲21目37科69属124种(含3变种1变型),包括物种的中文名、拉丁名、鉴定文献、形态学特征、分布范围与生境等信息,并展示其光学显微镜照片或电子显微镜照片。书后附有藻类样本采集地位置、理化数据,以及中文名索引和拉丁名索引,便于读者查询和参考。
本书是对罗霄山脉大型真菌资源系统调查研究的成果。作者和研究团队针对罗霄山脉及其所包含的5条中型山脉(幕阜山脉、武功山脉、万洋山脉、九岭山脉和诸广山脉)进行了5年的野外资源调查,累计采集大型真菌标本5000余号,经鉴定和整理,编写了本书。全书分为四章:第1章简要介绍了罗霄山脉的自然地理概况、大型真菌资源研究概况、大型真菌
《海南植被志》的研著是作者从1987年第一次进入海南文昌铜鼓岭开展森林植被调查研究开始的,历经三十余年。《海南植被志》共分三卷。 《海南植被志.第三卷》为第三卷,共两章(《海南植被志》《海南植被志.第三卷》的第十五和第十六章),前一章讲述海南自然植被的植物繁殖生物学与生理生态学特点,主要包括植物繁殖生物学特点、植物幼
本图鉴共收载了华南地区常见药用植物兼民间草药1164种。这些药用植物按照植物分类系统和植物学名顺序编排,每种药用植物均附有色彩斑斓的写真照片。与图对应的包含了植物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科名、识别要点、药用部位、功能主治七项信息。本图鉴版式新颖、图片清晰、内容精练、图文并茂,同时兼具信息量大、便于携带和查阅的特点,具有
本书系统阐述了林源植物药学理论、方法和应用,主要包括四部分,共18章。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包括林源植物药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林源植物药资源、林源植物化学成分3章;第二部分为方法学,包括林源植物疗法,林源植物药提取分离、纯化与结构解析,林源植物药设计方法,林源植物药合成方法,林源植物药制剂方法,林源植物药管理方法6章;第
本卷册记述了我国淡水金藻门金藻纲2目6科23属104种和7变种。每个种类都有详细的形态描述、生境和国内外分布,种类的形态特征描述都以中国采到的标本为依据,插图由作者根据所采的标本绘制、拍照或引自以往报道中国金藻的文献。此外,对金藻门的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分布特点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也做了详细论述。书后附有参考文献、各级分
本卷概述了蜈蚣衣科的概念和界定、蜈蚣衣科有关各属地衣的研究简史。记述了中国蜈蚣衣科地衣8属108种2变种;提供了分属、分种检索表;给出了每种的正名、基原异名以及中国地衣学文献中出现和使用过的异名及其主要参考文献;每种有形态特征、地衣化学、分布等描述和记载以及相关讨论。提供了每个种的地衣体及其重要形态与解剖特征照片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