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科技考古工作者和文保学者以及相关考古学者的论文集。本书从科技考古的不同领域和角度,对我国近些年来科技考古各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与综述。这些研究领域包括数字考古、人骨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木材分析、食性分析、古DNA分析、化学分析、环境考古、冶金考古、玉石器
本书以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长沙窑瓷器为主题,通过178(套)精美文物,展示了长沙窑瓷器在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与文化交往中的作用与地位。全书分为“焰红湘浦口”“笔精妙入神”“大舟有深利”三个单元,以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视角,展示长沙窑瓷器灿烂多姿的釉色、丰富多样的器物品类、独具特色的诗文与绘画装饰以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
针对6至14岁儿童读者,以绘本形式展现各主题内容。全套涉及器物、天文地理、四大发明、中医中药、丝绸之路、等8个主题内容,既有儿童应知应会的学问,也有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趣味知识点。内容拒绝说教,更具人文关怀和历史眼光,结构丰富立体、系统性强,语言符合儿童理解能力,浅显易懂。其中出现的趣味问答,更是给小读者提供了独立思考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青铜方彝的学术专著。书中全面搜集了传世和出土方彝,梳理了自宋代以来著录和研究方彝的历史,探讨了定名和功用问题,通过细致地考古类型学分析,揭示出方彝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推定了各期年代,归纳了随葬方彝墓葬的特征,分析了方彝在墓中的摆放位置,从出土地点的分布出发,观察方彝的使用地域、人群及其变迁,研究了方彝和
陶瓷考古通讯(第9辑)
《西部考古》是在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考古学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考古学与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陕西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下,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
本报告整理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2020年至2021年间在朝阳区东坝乡、三间房乡、金盏乡、崔各庄乡开展的7处发掘项目。共发掘古代墓葬108座(包括汉代墓葬2座、魏晋墓葬1座、北朝墓葬1座、元代墓葬1座、明清墓葬103座)、古代道路遗迹6条、坑1座。出土器物包括陶瓷器、铜器、银器、金器、料器、铜钱等。朝阳区位于北京东部,历史
《江西道教碑刻辑录》是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西道教碑刻收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BZJ039)的结项成果基础上修改而成。书稿内容全面系统搜集江西道教庙宇碑刻存在的数量、类型、特点、分布区域等相关信息,并对有价值碑刻进行分析和研究。所涉主要内容以当代江西行政区划为依据,以涉及江西道教为主。收录范围包括道教碑记、宫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21年考古报告集。收录考古调查、发掘简报及鉴定分析报告26篇,先秦时期简报包括温江鱼凫村遗址2021年度调查与试掘简报、2021年彭州市晏家店子遗址发掘简报、新都区新都街道龙虎村遗址东区发掘简报、2021年郫都区石亭村商周遗址发掘简报等,历史时期简报包括四川茂县下南庄墓地清理简报、彭州市竹瓦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集刊。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研究论文等27篇,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及毗邻地区的古代人类、古代文化与环境。内容包括:古椰遗址双肩石器初步研究、浙江安吉古城遗址出土的人面纹与兽面纹瓦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