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理评论》是一本专注于发表中外治理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学术出版物,旨在为我国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以及海内外学界同仁提供展示其思想智慧、沟通和交流其思想观点的公共空间和专业论坛。主要栏目有“理论前沿”“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城市治理与乡村治理”“治理理论与实践”“国外治理理论”等;同时,“公共治理”“全球治理”
《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集刊围绕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及其影响展开分析研究。本期是总第83期,分为中东剧变与中东政治新变化中东经济与社会治理
本书围绕新时代对高等教育以及高等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选取部分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层党组织的共建活动开展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提炼了以高校基层党支部为共建主体的校地、校企、校村、学校与其它社会组织多种共建模式,梳理出每种模式的要素构成、运行机制、实现途径,并对每种模式总
本书精选自2000年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正义与平等问题的最新探讨和观点表达。全书由“概念和方法”、“平等主义”、“正义诸形式”和“全球正义”四部分构成。“概念和方法”讨论了建构主义、经济发展、国际法和差异原则等概念和研究方法。“平等主义”讨论的是现实的乌托邦、国际人权、保护自由以及民主和平等的关系等问题。“正义诸形
本书基于作者对浙江省数十家养老服务机构的调研,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财政补贴、价格管理、公建民营与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政策,以及体制机制改革对机构养老服务供给数量、质量、公平性及效率的影响做了细致的分析,提出改供方补贴为需方补贴、公办养老机构实行成本定价、中高档及长期亏损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改革、优惠政策对各类养老机构一视
法学名词规范化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认识和揭示法律概念的本质及特点,澄清法律概念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掌握法律概念的一般规律。因为法学名词规范化问题,不仅涉及语言学内部因素,还涉及语言学以外的因素。本书以促进我国法学名词规范化为目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法学名词的渊源、含义以及相关名词概念的关联性,并就当代中国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是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承办的集刊。本书是第15卷,共收录17篇论文,分为特稿、自然保护地法专题、环境法主题论文、年会综述四个栏目,从不同角度对现今比较焦点的环境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进一步推动环境法学的繁荣,倡导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11月5日至6日,第二届虹桥靠前经济论坛特设“70年中国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论坛,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库界、媒体界400余位中外智库媒体代表出席论坛,围绕70年中国发展经验及其世界意义进行了对话交流,深入探讨了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和方式,达成广泛共识。各国
本书从德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内外背景和政策宣示出发,通过“欧债危机”“难民危机”“英国脱欧危机与欧盟改革”“德国对美政策的调整”“乌克兰危机”五个实例,分析德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具体表现、成因及其影响。本书丰富了国内有关德国外交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视角,也为德国政府2013年以来的外交政策调整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成果,是我们
“一带一路与一洲”新在哪里?北大不同学科背景的学人突破学科疆界,以开放研讨的方式,在集体一线调研基础上形成此书。本书分为“从基建到投资经营:中国角色变迁”、“资本、教育与人力资源”、“文化碰撞与对话交流”、“探索创新”四个栏目,研究对象国主要集中在埃塞、吉布提等非洲之角以及安哥拉,涉及的领域包括投资、教育、文化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