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学术界正在拓展出全球思想史研究,尽管目前对全球思想史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是研究国际转向还是讨论思想观念、文本和概念的空间扩展。但毫无疑问,有一点是被大家所广泛接受的就是,需要对概念以及文本的全球性流通和接受进行研究。正是在此指导思想下,本论文集聚焦于概念,结合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将原本概念史只关注于概念的时间维度
《哲学与时代》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系政研结合的综合型学术集刊。本刊力图发展和提升西北区域哲学的优势与特点,促进哲学与政治讨论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参与人文历史和社会制度建设,助力时代精神之形塑。
科耶夫是法国思想界神话一般的存在。他在1930年代开设的“黑格尔导读”课程推动了法国黑格尔主义的复兴。二战后他又作为高级幕僚服务于法国政府,完成了向“哲学王”身份的转变。本书从知识史的视角出发,在法国政治变迁与学术生态变化的背景下,考察科耶夫从一位巴黎的俄国流亡者走上法兰西思想神坛的全过程,探讨他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机制
本教材以时间为线索,根据传统学术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共包括先秦学术概论、秦汉学术概论、三国两晋学术概论、南北朝学术概论、隋唐五代学术概论、宋代学术概论、辽金元学术概论、明代学术概论、清代学术概论与近代学术概论十大段。每个阶段根据又具体分为经学、史学、子学、玄学、佛学、文学理论等章节进行专门阐述,根据各个阶段学术发展特点,
本书坚持主旋律,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研究,立足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实事求是,从岭南哲学的实际出发,力求对岭南哲学做出实事求的评价,反映岭南哲学的面貌;坚持探索创新,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抽象出岭南哲学特有的“概念”“范畴”“规律”和理论体系;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擦亮历史文
《布鲁诺》是谢林以对话录形式展示哲学思想的著作,属于谢林“同一性哲学”时期的自然哲学代表作,也是继《先验唯心论体系》之后又一部系统展示至高者问题的作品。通过虚拟五位历史名人——安瑟尔谟、亚历山大、琉善、布鲁诺和玻利虚尼奥——之间的对话,谢林突破了康德和费希特的先验哲学范式,不再将客观东西的根据置于主观意识之中,而是确立
本书以模型与认知为主线,从日常生活和科学活动中的预测及解释的角度展开讨论,内容涉及大众心理学对人们日常行为的有限预测和解释力,认知科学对意向内容的自然化,内在认知模型假设的可行性,表征对框架问题的免疫性,人工智能的框架问题与科学哲学中的均同条件问题、剩余意义问题,以及康德的综合先验知识的正确性等。
本书主要讨论金末元初(1220—1300)东平府学和东平学派的情况,对东平府学兴复与发展的背景、过程和原因,府学师生及其学术渊源,东平学派的思想和学术特点逐一进行了探讨,从而厘清金末元初理学发展的脉络,揭示儒学学术思想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特点。本书资料较为丰富,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多有新见,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本书所收录论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重点学科宗教与文化研究成果,共收录22篇文章。本辑分为基础理论、历史探微、民族文化以及专题研究四个栏目,围绕文化人类学、民族史、民族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本书相关论述涉及学术前沿,史料考述翔实,田野调查扎实,资料丰富,观点鲜明,具有一定学术参考价值。
哲学论也称元哲学,是哲学对自身的哲学探究,旨在提出关于哲学的哲学理论。本书绪言对哲学论的性质、任务、框架、意义等方面做出简要说明;第一章在粗略考察哲学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哲学观进行批判分析,以便进一步明确哲学的本然使命;第二至第九章分别阐释关于哲学使命、哲学问题、哲学思维、哲学观念、哲学方法、哲学划界、哲学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