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上,一场场重大的传染病疫情塑造并迭代了我们所依托的社会,是改变世界发展轨迹的一股重要力量。本书聚焦影响人类历史为深远的十场传染病:鼠疫、天花、疟疾、肺结核、斑疹伤寒、黄热病、霍乱、大流感、脊髓灰质炎和艾滋病,通过讲述传染病发生的历史背景,疾病的症状、统计数据和发病原理,导致的致命后果,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来龙去
本书记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农业工程专家蒋亦元丰富精彩的人生经历。蒋亦元院士致力于多种农业机械的创新研究,倡导理论密切结合实际,在收获、耕作、清选、畜牧等多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他学贯中西,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业工程高级人才。他的科教人生亦是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的缩影。
位于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康亭行政村下宅弄自然村境内的于家山窑址,1982年调查发现,2006年、2009年两度发掘。其中2009年清理窑址6座,出土各类青瓷器物与窑具标本400余件,其主体遗存年代为北宋晚期,部分产品可至北宋中期。这些发现,不仅为探讨越窑青瓷东钱湖窑场特别是东钱湖窑场西坞窑区提供了实物案例,也为北宋晚期
土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悠久历史及丰富内涵的实物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根脉。本书针对我国干旱环境下土遗址的建筑材料与建筑工艺、保护调查、保护加固技术和效果评价等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论述,深入探讨了我国土遗址的历史起源、建造工艺及分类、传统材料的特性,形成了土遗址快速测绘、现状调查、室
本书是作者对云南中老边界一个阿卡人(哈尼族支系)村寨的橡胶种植的民族志研究。伴随着半个世纪的橡胶种植,使得曾经的雨林变成了胶林,给阿卡人带来了金钱,也带来了外面的人和世界,并伴随着欢乐、烦恼和争吵。
阳泉市郊区是太行山革命老区的组成部分。早在1926年1月,中共太原地委就派郊区荫营镇三泉村的甄华到阳泉开展活动,发展党员,领导农民运动,并且由甄华担任中共平定县特别支部书记。该支部也是中共阳泉地区成立早的党组织。从党组织的初步创建到土地革命运动的风起云涌,从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到夺取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从解放战争到中华人民
本刊以武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及其城市形成发展所依托的主要区域为研究空间,刊发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社会学等研究成果和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术性、应用性、综合性并重。为武汉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措施提供合理的参考,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贡献,为地方学、城市学研究探索创新的理论和方
《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选取100位著名共产党员科学家的入党志愿材料及其先进事迹,展现了以钱学森、严济慈等为代表的党员科学家们践行入党誓词,发挥党员科学家先锋模范作用,忠党爱国、献身科学、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伟大情怀和感人事迹,以激励新时代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高举忠党爱国的奋斗旗帜,弘扬科学家精神,赓续
文物保护制度是当代中国重要国家制度之一,更是现代民族国家普遍施行的制度。《市场、观念与国家:近代中国文物保护制度的形成(1840-1934)》探讨了近代中国文物保护制度创建和变迁的历史,主要从清季以来传统国内古物市场和国际古物市场的接轨、传统古物观念变迁和新式研究机构兴起三方面入手,通过梳理史实,分析市场、观念、学者群
《冲击与调适:长江中游商代文化与社会演进的考古学观察》对长江中游地区商代考古遗存进行了系统梳理,构建起区域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通过多维视角对长江中游商代社会形态及长江中游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原与南方地区文化互动所显示的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