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扬子是我国最早开始页岩气研究并首次取得商业开发突破的地区,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形成条件优越,但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且后期改造强,为勘探开发带来了挑战。全书对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发育地质背景、成藏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开展了有利选区及资源评价。
本书是作者在南极内陆完成的我国第一张大比例尺地质图(东南极1:5万格罗夫山地区地质图)及其说明书。书中对位于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地区的地质构造格架与构造变形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解析;阐述了普里兹造山带碰撞造山、造山后伸展及晚期造山带破碎的整个演化过程;格罗夫山地区冰下地质研究成果等。
本书从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脆弱性与环境风险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实例研究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地下水脆弱性及环境风险评价理论在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本书以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水文水资源、环境风险分析、不确定性理论、系统工程、多目标决策与分析、计量数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下辽河地下水脆弱性影响因素、地下
本书针对我国山地地质灾害多发的情况,系统介绍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方法,并详细论述受灾后科学防灾避灾与自救方法,在住房选址、工农业建设等活动中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演练等。旨在普及地质灾害防范和自救知识,避免生命伤亡,减少财产损失。
与北半球其他地区的多年冻土研究相比,我国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线附近,青藏高原腹地的监测空白区较大,空白时间段较长。由于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征、地表特征和水热条件与高纬度地区有很大的差异,使得在其他多年冻土区总结的多年冻土分布特征与规律常常不适用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冻土区的水热过程的机理和机制
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和能源工程等领域的很多问题都涉及到大变形和破坏,离散元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和工程需求的日益增加、计算机技术和离散元理论的迅速发展,离散元法在工程应用领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南京大学自主研发了岩土体大规模离散元模拟软件MatDEM。软件综合了前处理、求解计算、后处理和
本书涉及中子星和脉冲星天体物理学,这是伴随空间科学和地面射电望远镜进步的新学科,涉及卫星探测的天体高能现象和能谱与时变的数据分析,依此研究致密星体,主要包括中子星/脉冲星的高能爆发、核辐射X射线到射电辐射,此书涵盖中子星天体物理基本内容,以及在双星系统中,吸积加速形成毫秒脉冲星的描述。我们汲取这方面国际最新科学成就,将
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在国际上已成为继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发展最快的新兴信息产业之一,为人们提供及时、丰富、便捷的地理信息是近年来地理信息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方向,并逐渐形成一门多技术集成的交叉学科。本书全面介绍了地理信息服务的概念、模式、技术体系、研究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介绍了实时动态空间定
根据近几年来所承担的国家级课题以及浙江省有关水土保持和水质监测等方面的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近几年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课题设计及毕业论文,在参考了大量各种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提升性汇总和凝练。撰写了此专著。全专著共包括8章内容,论述思路为:首先,红壤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速度和广度都是
中亚造山带是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华北板块之间的一条巨型复合造山带,其东段延伸至我国内蒙古及东北地区,被称为兴蒙造山带。通过对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岩浆岩进行岩石学、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对同期沉积地层进行岩相古地理分析可知,晚古生代晚期的沉积地层呈带状展布,岩相古地理特征反映水体由浅—深—浅的变化过程,且以陆源碎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