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推荐
更多
新书推荐
更多
点击返回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图法 【G12 中国】 分类索引
  • 新时代贵州精神与文化自信研究
    • 新时代贵州精神与文化自信研究
    • 贺梦依著/2020-3-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98
    • “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来源于贵州领导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历程,新时代贵州精神不仅属于贵州,也属于全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为贵州提出的这十六个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全国人民都需要的。本书对贵州文化自信建设的实现途径和新时代贵州精神植入人心的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新时代贵州精神和文化自信蕴

    • ISBN:9787520155526
  • 中国文化贸易的经济学解释研究
    • 中国文化贸易的经济学解释研究
    • 程相宾著/2020-3-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98
    • 本书围绕文化贸易的经济学解释框架进行系统研究,对国内外不同文化贸易统计框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系统地介绍了文化贸易的相关经济学理论框架,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基于VAR模型分别检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对世界主要文化贸易大国进行了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

    • ISBN:9787520161879
  • 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发展
    • 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发展
    • 李少惠著/2020-3-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58
    • 我国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长期面临着文化资源富集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富饶型贫困”现象,如何破解这一现实困境成为有效释放民族文化资源正外部效应、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必然选择。本书聚焦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尝试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其里探究民族文化产业“富饶型贫困”的悖论因素及其破解之道。运用相

    • ISBN:9787520163927
  • 先进文化传播研究——文化产业动态能力研究:基于理论及实证
    • 先进文化传播研究——文化产业动态能力研究:基于理论及实证
    • 朱云/2020-1-1/ 光明日报出版社/定价:¥95
    • 本书首次提出文化产业动态能力概念,并对文化产业动态能力进行审视和规律性探索,分析文化产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文化产业动态能力表征,构建文化产业动态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文化产业动态能力评价模型,选择江苏省作为研究案例,进而对该省进行文化产业动态能力实证研究。本书既是将动态能力理论运用于文化产业研究中的创新

    • ISBN:9787519450236
  • 武陵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 武陵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 谭军著/2020-1-1/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定价:¥67
    • 本书讲述了武陵山区是一个整体生态区域,武陵地区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是政府与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成果。本书对武陵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研究,重视生态文化的传承,对独特的风俗习惯、音乐舞蹈和民俗文化都有相关论述,还深入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使读者在熟悉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

    • ISBN:9787517080886
  • 文创理念与当代中国文化传播
    • 文创理念与当代中国文化传播
    • 胡钰,薛静/2020-1-1/ 光明日报出版社/定价:¥88
    • 本书从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入手,以人类文明迭代更新的角度,揭示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与应承担的历史重任。在文创产业实践基础上,独创性地提出“文创理念”这一全新概念,阐述文创之根基在“文”,即文化;关键在“创”,即创意;目标在“新”,即基于文化传承与文化融合的文化创新创造。运用文创理念观察文化发展的创意视角、科技视角和生

    • ISBN:9787519455637
  • 跨界融合与文化创新
    • 跨界融合与文化创新
    • 李凤亮,宗祖盼[等]著/2019-12-1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18
    • 本书反映了作者近年来在文化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思考。全书共分为五辑,以“跨界融合”和“文化创新”两个关键词贯穿始终,分别探讨了“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跨界融合与文化产业”“数字创意与新型业态”“‘一带一路’与文化交流”“创意之都与未来城市”等问题。本书立足前沿动态,关注现实问题,以跨学科的视野切入当前文化热点、文化现象、文

    • ISBN:9787509786369
  • 中国文化的印度影响力调查
    • 中国文化的印度影响力调查
    • 游国龙,尚会鹏,关世杰著/2019-12-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89
    • 中国与印度是两个文明古国,人口总和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强。两个文明的交往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屡次派人到印度取经,大量引进印度的宗教文化,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也影响了印度文明的发展,但由于印度没有修史的传统,一直为人所忽略。这本著作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分析印度人眼中的中国,揭示中国文

    • ISBN:9787520153669
  • 华夏传播研究
    • 华夏传播研究
    • 谢清果[等]著/2019-12-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89
    • 本书借鉴媒介学的观念与思路,探讨媒介是如何嵌入人们的社会生活,进而引发社会、生活的有机转变的。同时,该书另辟蹊径,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媒介,如牌坊、道路、祠堂、礼物、瓷器、扇子、家庭、墓葬石刻、门户、桥梁、茶叶、生肖、书信、长江等,着重剖析这些媒介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流变中如何勾连起人们的社会关系,维系着人们的社会交往,从而

    • ISBN:9787520153348
  • 北京三条文化带保护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国外借鉴
    • 北京三条文化带保护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国外借鉴
    • 孙威主编/2019-11-1/ 科学出版社/定价:¥108
    • 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制定实施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西山文化带保护利用规划。《北京三条文化带保护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国外借鉴》重点阐述了三条文化带的文化本质和内涵、三条文化带保护发展的条件和问题、国外河流型遗产地和山岳型遗产地保护发展的经验和启示、三条文化带保护发

    • ISBN:978703059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