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新闻四部曲的时间跨度为1978年到2018年,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新闻业发展的全过程,也记录了作者四十年来在一线记者、学术评定、新闻管理和总编辑等四个不同岗位、不同侧面的新闻人生。早年出版过的新闻三部曲是梁衡先生的新闻学术代表作,包括《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20世纪90年代推出后
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科全书。书中以词条形式,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方面重要的理论思想、观点术语、人物活动、论著文件、媒体组织、历史事件。全书共计120余万字,配图约600幅,收录词条近500条,长词条每条文字约2000字,短词条三五百字,客观全面地阐述了从马恩列斯到毛邓等关于新闻的理论思想、观点术语,完
《新闻业的救赎》始于作者为《新闻记者》写的专栏,全面阐述了新媒体生态下,新闻生产所受到的冲击、困境与对策。内容前沿,观点新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又不失严谨,可读性强。系列文章在《新闻记者》及其微信公号推出后反响热烈,不但受到学界同行好评,还受到业界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管理层和从业人员的欢迎。 本书全面阐
托马斯·F·密勒和约翰·B·鲍威尔于1917年6月9日在上海共同创办了《密勒氏评论报》,从而开启了美国专业报人在华办报的历史。《密勒氏评论报》是一份引领了中国周刊时代的“政治和财政之周刊”。在刊行的32年里,刊物历经了密勒和鲍威尔父子三任主编。它一开始就宣称自己遵循美国的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刊物主编
科学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记者群体。他们是以报道科学研究、科技进展及科学共同体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媒体人,传播科学及科学传播是他们的职责与使命。本书即在向读者介绍科学记者的职业素质要求及科学新闻报道的真实状况,依托中国科学报社身处采编岗位一线的媒体人的实践积累,从采写、编辑到理念、技巧,从选题筛选、采访应对到写作规范,务求结合操
《舆论引导新论》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变革,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的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健全我国舆论引导的格局和机制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我国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传媒业步入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描述了新世纪以来我国舆论引导工作业已形成的格局和机制的总体状况,分析当前我国舆论引导格局和机
新闻是易碎品,难有很强的可读性,尤其是在时过境迁的若干年后,尤其是在什么都可入媒的全媒体时代。忽一日,我在网上瞎逛,发现几篇稿子被数家网站收入中小学生作文素材写作范文啥的,甚至需交点银子方可阅读全文,当然未经我同意。干新闻近30年,采发了多少稿件?一千篇?两千篇?没统计,不记得。唯有用心、用力、用情采写的几篇
一支笔抵过三千毛瑟枪,曾经是形容新闻业威力的一句名言。如今媒体人光凭一支笔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通晓十八般武艺,那么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融媒科技带来的的挑战?2017年3月18-19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主办的新闻传播实务教学论坛在汕头大学举办。为了向日新月异的传媒业输送适用人才,新闻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系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本辑中,年度报告部分聚焦媒体发展情况、广电媒体融合、广告产业发展情况的年度梳理;媒体管理部分聚焦于媒体融合的体制机制问题梳理及解决方案;产业观察部分聚焦于数字营销产业、广告业转型、互联网广告监测等;媒体创新部分聚焦于行为定向广告(人与技术的互动)、V
本书写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新闻学院的学生和已经进入职场的所有新闻工作者全面了解和学习记者的职业形象及记者采访社交礼仪的含义及其价值;帮助记者和准记者掌握必要的形象管理策略与技巧;帮助记者和准记者掌握新闻采访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采访礼仪等等,倡导和帮助新闻记者重视个人职业形象塑造,树立正确的形象价值观,进而提升新闻记者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