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8章,涵盖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操作和分析。第1章~第4章解释GIS概念、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第5章~第8章涵盖数据获取、编辑和管理;第9章和第10章包括数据显示和探查;第11章和第12章关于核心数据分析的概览;第13章~第15章重点阐述曲面制图和分析;第16章和第17章关于线状要素和移动;第18章介绍G
本书紧密结合当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技术和应用发展状况,较为全面地介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典型的市场应用。内容包括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坐标与时间参考系统、各国现有的全球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以及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原理、误差分析和定位方法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推广,针对卫星导航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WebGIS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开发方法。本书还重点介绍了ESRI公司发布的WebGIS开发平台ArcGISServer及GeoServer开源WebGIS,所涉及的主要内容都是目前WebGIS研究与开发的最主要考虑的技术问题。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绪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WebGIS基本技
本书主要研究基于物理模型的单幅图像去雾技术及其相关应用。本书针对雾天图像复原问题,着重研究大气物理模型及图像去雾算法,介绍了当前图像去雾技术的特点以及去雾质量评价的各种标准;提出了基于线性变换的图像复原算法、针对包含大面积天空区域图像的算法和面向视频处理的快速去雾方法,并且设计了针对大气光值准确提取的策略。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作者近几年在星载和地基雷达变形监测方面的研究成果,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近几十年空间对地观测的重要手段,本书结合星载和地基雷达遥测技术,研究星、地雷达干涉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大型工程变形监测,对提高工程灾害监测和预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针对地震灾害设计了低成本、机动式的空地异源传感器协同观测系统,采用以低空无人机测量和视觉三维重建为主、联合局部地面LiDAR扫描的协同观测方式,获取较完备的灾场三维点云,研究灾场地物分类和建筑物损毁评估方法。本书的研究工作包括:1)提出了一种顾及影像拓扑骨架的低空影像快速三维重建方法,解决了传统视觉三维重建中的冗余
本书以EMRICES为例,介绍了气候变化经济学集成评估模型的建模原理,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开发技术和EMRICES作为IAM的大量应用分析,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经济影响的发展趋势,研究了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政策。全球围绕一个模型展开,具有写作理论清晰,模型简明和应用明确的特点,适合气候变化研究人员、地球科学建模人员参
本年鉴主要整编2015年西南上生成的低涡、切变线的位置、路径等基本资料。《西南低涡年鉴(2017)》根据对2015年西南低涡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西南低涡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概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中心位置资料表及活动路径图,计算得出该年西南低涡影响降水的各次西南低涡过程的总降水量图、总降水日数图。《西南低
在冰冻圈流域,冰川、冻土、积雪等不同水文要素的水文过程、作用的时空尺度、各自的水文作用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目前多数冰冻圈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均处于独立、分散状态。但是冰冻圈要素间是相互影响,并综合影响区域水文过程。在全球变化大背景下,冰冻圈各要素均发生显著变化,并直接影响各区域流域水文过程。为此,为满足西部地区流域水文
本书介绍了用于大气探测的高质量仪器的基本科学原理。讨论了在实际大气环境监测中使用的各类传感器,特别是用于地表的探测系统中的传感器。还介绍了使用气球探空提供丰富的大气数据。为了详细阐述所使用的探测技术,包括典型和特殊情况下许多大气探测实际的例子,讨论电子信号处理,数据采集和精确测量所需的数据处理原理。可将大气探测的悠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