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优势学科主办,旨在反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状况及其前沿动态的专业学术刊物,设有特稿、笔谈、书评、访谈、专题评论、前沿综述、会议纪要、项目动态、论点汇编、新资料、特藏文献等栏目。本书是第三辑,分为特稿、文学所记忆、前沿观察、明清文学丛稿、资料索引五个专题。
为全面深入交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更好地推动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天津市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于2018年8月召开“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解放区文学”学术研讨会。本书由参会论文辑选而成,展现了学者在研究理念与方法、史料挖掘与整理、作家作品解读等方面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前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总体动向。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由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主编杜桂萍教授。该辑刊重点以明清文学(包括明清文学之于前代各体文学的接受)、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积极吸纳海内外学者参与,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成果,力求反映本学科的特色。2012年12月,《明清文学与文献》*辑由黑龙江大学
《中国诗歌研究》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所创办的大型学术丛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研究。自创刊号起,先后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等栏目。其中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为特色栏目
本书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之人文洞庭研究成果。该书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洞庭湖畔重要的作家作品进行多维度的透视分析,从对山川的深情描写、对变革的热情讴歌、对人性的深刻剖视、对哲理的审美传达、对传统的诗意承接、对艺术的自觉探索和与作家的交流互通等七个方面建构批评视野,既有对文学现象的关注和对作家的
《乐府学》是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乐府学"和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学术丛刊,专门收录有关乐府学研究的文章,是学会会刊,现已出版到第十八辑。这一辑就设立了七个专题。其中有"礼乐考察内有四篇文章,曹胜高的《社祀与邦风婚嗣之歌的生成语境和韩国良的《汉武首立乐府说补证》都很有新意;文献考辩有六篇文章,其中李腾焜的《汉郊祀歌
自1953年成立以来,文学研究所一直注重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与交流,编辑此文集,旨在体现近几年本所研究人员在文学研究中呈现的海外视野及海外出访互动后的研究新貌,既有理论探索、又有文本思考;既有跨文化对话,又有反观后的内省和体悟。本论文集收录近五年来文学研究所对外学术交流成果,包括学者出访报告、学术讨论论文、和历年来文学研
本书以章回体小说的表现手法,从清咸丰二年田兴恕入竿军起笔,一直写到1952年湘西王陈渠珍病逝长沙为止。全书以陈渠珍在政坛上的几起几落为主线,穿插描写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真实再现了大湘西那段风雨飘摇、血雨腥风、变幻莫测的沉甸甸的历史。全书所涉及的主要人物有数十人之多,如共和国的元帅贺龙、大文豪沈从文、大艺术家
本书依照中国当代文学史分期惯例,按时间顺序将改革开放40年文学分为新时期文学(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后新时期文学(90年代)和新世纪文学(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分别分析每个阶段的社会文化语境,解读党和国家重大文艺方针政策的变化,选取每个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思潮、现象进行分析,以历史演进的脉络全面还原改
《心在焉》为作者的管理随笔和读书笔记集,分三部分来阐述社会和技术的发展给组织管理带来的挑战以及其可能的应对方法。在d一部分“未来与今天”中收录的文章大多讨论在“未来已来”(机器人、无人店、网络普及)的情况下,管理者和员工的角色与作用。第二部分“理性与感性”中的文章主要包含两类:一类为组织管理中的理性实践和思考,另一类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