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下篇,上篇从意象本质论、意象功能论、意象生成论和意象鉴赏论等方面探论;下篇撷取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食指、舒婷、于坚、戈麦、昌耀、余光中等十余位诗人的诗作进行系统的意象阐释,并就七月诗派和九叶诗人、顾城和海子等诗歌现象和诗人诗作加以比较分析。既有理论层面的整合和论析,又有实践层面的文本解读,在承接古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优势学科主办,旨在反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状况及其前沿动态的专业学术刊物,设有特稿、笔谈、书评、访谈、专题评论、前沿综述、会议纪要、项目动态、论点汇编、新资料、特藏文献等栏目。本书是第三辑,分为特稿、文学所记忆、前沿观察、明清文学丛稿、资料索引五个专题。
为全面深入交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更好地推动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天津市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于2018年8月召开“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解放区文学”学术研讨会。本书由参会论文辑选而成,展现了学者在研究理念与方法、史料挖掘与整理、作家作品解读等方面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前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的总体动向。
《光阴》共收录作者原创散文数十篇,除少数几篇为作者学生时代所写外,绝大多数都是近年的新作。包括一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和抒情、读书笔记、游记、议论等多种形式的散文力作。
本书以章回体的表现手法,以永顺土司的来龙去脉为经线,又以保靖、桑植、容美等土司的若干史事为纬线,这两线相交,细加编织,从而把大湘西土司800余年的历史有机地串联到了一起。几大土司的传奇故事在书中娓娓道来,每个故事即独立成章,与前后的历史又都互有关联。看完全书,对大湘西土司的历史即可深入而又全面地了解。
本书以作者亲历采访的表现手法,叙写了湘西*的绿林枭雄瞿伯阶、彭叫驴子和匪王张平的传奇故事。作品以瞿伯阶的一生为主线,描写了他和彭叫驴子联盟,共同对付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尔后又在解放前夕归编国民党部队,*后由瞿波平带领部队向解放军投诚的全过程。彭叫驴子和张平也是书中的两大主角,他们*后的归宿都各有不同。作品描写客观真实,故
《奥古斯特·威尔逊<匹兹堡系列剧>的戏剧空间》是一部有关戏剧文学的研究作品。本书探索了奥古斯特·威尔逊《匹兹堡系列剧》中的多元化空间表征及其功效,总结了威尔逊塑造空间的艺术手法,从空间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威尔逊作品中地理、历史、黑白权力关系以及非裔美国人民族身份等文化空间问题,揭示了文本空间和现
本书是学术专著,本书通过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玫瑰意象的解读,分析其中蕴含的精神肉质,认为玫瑰是一种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的花卉,而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玫瑰已成为一个原型意象具有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同。本书认为玫瑰不仅仅是爱情之花,更是希望、美丽、激情、勇气、博爱、坚韧等人类美好愿望和品质的象征。
本书是一本乡土散文集。在这本书里,作者既写出了关中地区传统农耕文化的仁和宽厚之气,也写出了她的先辈们身上纯良温厚的高贵品质和不畏贫穷艰苦的顽强风骨,亦有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人们生活富足后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变化所引发的思考、彷徨和怅惘。
本书对汉学家蓝诗玲(JuliaLovell)翻译的鲁迅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共33篇小说译文进行了分析,通过探讨蓝诗玲在文化负载词、重叠词、习语、段落描写、修辞等各个方面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与杨宪益、戴乃迭的鲁迅小说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二者的异同,并总结蓝诗玲的翻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