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18年度考古报告集。收录考古调查发掘简报及分析报告17篇,包括盐源县皈家堡遗址新石器时期、青铜时代、历史时期发掘材料,越西县东栅子新石器时期遗址发掘材料,成都市青羊区红碾社区7组小学项目、金沙遗址“金牛社区综合楼”地点、成都市成华区红花堰遗址、成都市新都区南桥街遗址等商周时期遗址发掘材料,成
本书是雷海宗先生的讲课提纲,扼要介绍了西洋文化的历史。本书不管在整体结构上,还是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论述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是一部史料编纂作品,分法令、系况、学程与课程、师生四篇,系统梳理了1912—1949年中国高校地理学系的发展概况,内容涉及不同时期地理学系发展的制度背景,不同时期全国高校地理学系概况,各校地理学系组织结构,各校地理学系不同时期学程与课程、师生情况,各校地理学系沿革等内容。由于地理学系是1912—1949年中国地理学
怎样来界定美国19世纪自然主义作家、哲学家梭罗(HenryDavidThoreau,1817-1862)呢?说他是文学家,但他写的基本上都是笔记;说他是哲学家,他又没有哲学论著;说他是个成功的人,但他一生清贫,无权无势;说他是个失败的人,但他在活着的时候就已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和崇拜者,更以《瓦尔登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
本书收录了罗振玉《集蓼编》《扶桑两月记》《五十日梦痕录》《本朝学术源流概略》四篇著作。通过自述的形式,概述了罗振玉的生平经历,并包含了罗振玉对清朝学术源流的论述,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罗振玉其人及其学术主张。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研基金出版资助项目”,是对陕西省宝鸡地区宋、元、明以来的道教碑刻进行拓片和内容的整理。其中,北宋天圣重修至德常宁观碑、元正大长春真人本行碑、元至元陇州龙门景福山玉宸宫记、明永乐寻张三丰圣旨碑、明天顺张三丰遗迹记碑,以及新出土的张三丰真人所作《无根树》词二十四首石刻等,具有较大的文献价值。
《西部考古》(第20辑)是在西北大学“211工程”经费资助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联合编著的学术半年刊,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20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
本书把藩镇统治下的河朔作为中晚唐五代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区域,尝试以“社会流动”为线索,将传世文献与新刊碑志充分结合起来,比较系统地阐释了可改变的关系、不固定的身份使得河朔藩镇的精英集团更有生机和活力,从而形成人才优势,并由此呈现了这一时期河朔区域经济、社会与文化的面貌及其变迁。从“社会流动”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地方社会的深
多米尼加位于帕尼奥拉岛东部,素有“加勒比海明珠”美称。土著部落在此创造了独特的文化;1492年被殖民占领后这里成为殖民者的定居点和他们在美洲开展殖民活动的基地。1844年2月27日多米尼加宣布独立,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民主化进程,90年代后进入政治稳定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多米尼加经济实现快速增长。2018年5月
中国古籍中保留了很多涉及长白山地区自然灾害和赈济的资料,以清代为最,不仅存世文献数量可观,而且体系严整,记载翔实。近代以来,西人入华,带来工业模式下的新型赈济之法,国人亦积极回应,探寻兼顾中西的道路。编者检索古籍,兼及近代西人著述,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同时参考域外中文资料,努力将目所能及的各类信息进行汇编、点校,希望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