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史上并不是只有科学家、发明家才对世界科技发展做出过贡献,那些玩转了各艺术门类的艺术家中也涌现出不少对科学精神、思想、方法、实验和技术发明起过促进作用的“科学家”与“发明家”。他(她)们或是通过一首诗、一幅画、一座雕塑、一支曲子、一部小说,或是通过一个点子、一张草图、一封信件、一张照片、一个设计等,为我们留下了不
90后情侣Roy和Sue相恋9年,各自从名校毕业后,在北京名企就职。后来同时辞职放弃稳定的工作,共同旅行了五年。2019年,他们开启了一场“住到全世界”的流浪。用12个月的时间,旅居12个截然不同的国家,深刻感受那些遥远又真实的日常。本书将他们旅行中的见闻集结成册,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作者在途中经历的感动故事,希望能传达给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年刊,面向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促进和推动国内世界近现代史研究而提供的一个学术交流的园地,辟有史学理论研究、全球史研究、国际关系史、地区国别史、博士生论坛、争鸣、书评、史学资料、研究综述等栏目,对于推动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具有重要的
乌拉圭是南美洲的独特小国。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因其政治上的稳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的祥和而被誉为“南美的瑞士”。在社会改革方面,乌拉圭是世界上个设立农业工人大力度优惠工资标准的国家,是拉美个给予妇女选举权、很早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国家。但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乌拉圭经济增长乏力,1973年还出现持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常设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外国史学研究、历史文献学研究、当代史学评论等栏目,已被收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书为第23卷,增设“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栏目,收入孙立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书通过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对国家与文明问题进行思考、探讨。本书共收录19篇相关研究论文,这些研究从多维度、多学科、多角度,探讨了我国从古代至近代关于国家起源、文明发展,以及相关的思想、制度等问题。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流行的新进化论理论,对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经济政策与社会生活、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创办于1979年。本集刊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潜心研究、学风严谨、把握学术前沿是其重要特色。书中所收文章,既有清代考辨历史的研究文章,也有涉及清代学术史论的研究文章;既收录有关清代传统文化的博学鸿词科研究,也收
本书在利用中国历史研究院及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在史学研究、文献资料、学科评价、学术期刊等方面优势的前提下,反映了2019年度中国历史学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本书既是对2019年度中国历史学研究进行的全面分析,也是运用大数据对年度中国历史学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同时,通过专家推荐和业内外评选,了解专业内外对史学研究热点、趋
《日本学研究》由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与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日本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设有特别约稿、热点问题、国别和区域、海外日本学、日本语言与教育、日本文学与文化、日本社会与经济、书评等栏目,内容涉及日本的语言、文学、文化、社会、经济、教育等多个研究领域,是我国日本学研究的综合学术平台。
《韩国研究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创、权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鲜半岛问题研究,发表文章涉及朝鲜半岛问题研究的各个领域。全书设有政治、外交与安全;历史、哲学与文化;社会、经济与管理三个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