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是20世纪初从西方经日本传人中国的,它的到来,改变了中国固有的文学、文学史观念,塑造出一个新的中国文学传统。本书讨论的,就是当“文学史”理论传到中国以后,怎样与近代以来的学术分类、历史叙述、教育制度、意识形态、文艺思潮、国语运动相互配合,而对中国古典文学作一种新的理解和诠释,并通过这样的有关“文学史书写”的学
本书提炼了《红楼梦》中的室内外装饰、陈设的部分,内容以进入室内空间的路线由外入内,由大及小地划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室内入口处的门庭气象、室内空间的天花墙壁地面装饰及大件家具、细节处的装饰物和色彩材质搭配等三大部分,按照室内装饰元素分类依次展开描写,分析其中的古玩珍器与空间布置,并将其中部分装饰元素的古今演变进行了简要地讲
中国古史传说的英雄时代
《翻译与影响:<**>与中国现代文学》是汉学家马立安·高利克多年来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的论文集。《翻译与影响:<**>与中国现代文学》立足于比较文学,主要就《**》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全书共收录23篇文章,其中正文20篇,1篇序言,1篇自序,1篇附录。正文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与现代中国、《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陆海相依,试飞青琼”支教团队跨越2000多公里,远赴青海省化隆县金源乡下科巴村,开展为期22天的义务支教活动和社会调研。《无法忘却的澄澈:青海科巴支教纪实》主要从志愿者的角度展示海南师范大学青海队在青海支教和调研的成果,由心向科巴、风雨兼程、教学相长、回望此行、调研报告、媒体报道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工作坊(2015)》是该系列中的第三本,是首都师范大学文艺中学科的2015年度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节选集成。《文艺学与文化研究工作坊(2015)》所遴选文章涉及电影文化、乡村教师肜象、粉丝文化、码克思主义传播、唐诗和明诗、礼乐观念等领域,并从各个不同的视角思考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点面结合,中外比较,从
《乐府学》是由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和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共同主办,是专门收录有关乐府学文章的学术丛刊,乐府学会会刊。学刊每年出版两辑,前八辑在其他出版社出版,从第九辑开始在我社出版,吴相洲主编的《乐府学(第17辑)》为第十七辑。“年会专稿”刊登了开幕词和两位副会长论述较全面的发言稿;“礼乐考察”一文从音乐方面对乐府的仪
《寻找诗意的家园贵州生态文学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文库》是第一部关于贵州生态文学研究的专著。《寻找诗意的家园贵州生态文学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文库》分析和评价了贵州生态文学的发展渊源及其主要成就,对生态文学的特征进行了深入论述,对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寻找诗意的家园贵州生态文学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社
本书由两条线索贯穿而成,一条是主人公青年时期苦恋而无果的爱情,另一条是主人公学业与事业上的成长与进步。两条线索交织并进,引领读者从长长的时光隧道中追寻主人公的脚步,看到一个青年人的成长与成熟,以及面对爱情与现实的无奈与妥协,深入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本书分三折。上折《舞台控》,和你一起看各种演出,话剧、戏曲、演唱、演奏……生、旦、净、末、丑,吹拉弹唱,粉墨登场。中折《星空念》,正儿八经的,咱一块怀念天上那些文学大师,有林语堂、波德莱尔、王尔德、纳兰性德、夏多布里昂、老舍、郁达夫、乔伊斯、普鲁斯特、伍尔芙、乔治·桑、茨维塔耶娃、泰戈尔、显克维支、索尔仁尼琴、夏洛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