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丛书记载了从神话传说-夏商西周——直到清末的历史,采用手绘画风和历史图片相结合的方式,选配近千张彩图与珍贵文物照片,经过严谨考据,加上写实技法表现历史事件与人物装扮,让孩子身历其境,借以传达正确的历史常识,更可丰富孩子的美感经验。本书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
《胶东调水考古报告集》收录了山东省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9个遗址或墓地的考古发掘资料,是胶东地区第一部因一项工程而出版的考古报告集,展示了胶东地区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面貌,对于胶东地区考古学文化体系的完善增添了新的材料。
栎阳陶文,是迄今为发现的秦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陶文资料,该书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单一遗址出土陶文的专题图书,系统公布已发掘出的栎阳城遗址出土的全部秦代陶文,以图录形式发表陶文所在器物的高清照片和完整的陶文拓片,并介绍陶文的出土情况、相关背景。对秦汉考古、古代印章制度、秦汉生产管理制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其特别对深入开展秦汉制
本书收录了100余幅梵高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按图索骥,以业余时期、海牙和德伦斯时期、纽南时期、安特卫普时期、巴黎时期、阿尔时期、圣雷米时期和奥维时期这八个不同时期为时间轴,贯穿了梵高10年的艺术时光,再结合历史、文献、情感等几个方面的文字素材还原了梵高的一生。本书不仅是梵高作品的美学鉴赏集,解读了每一幅名画背后的趣味故事
在中国革命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湖北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湖北省文物局在对省内革命文物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其中与中国共产党紧密相关的13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资料整理,将这137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基本信息、保存状况图文并茂地呈现,意在反映
本书是作者从事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研究的论文自选集。全书以综合研究为前导,以考古学文化的年代早晚为序,讨论了该区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白泥窑文化—庙子沟文化—阿善文化—永兴店文化—朱开沟文化连续发展的系列文化面貌和特征,并对各阶段考古学文化的聚落规模、社会组织和生业形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同时对岱海地区存
本书是“山西珍贵文物档案”系列丛书的一卷,为山西省长治市卷,本卷对长治市各博物馆及文物机构的一级文物进行了收录,包括青铜器、瓷器、漆器、玉器等。资料详实,图片清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
本报告是清凉寺窑1988至1998年的三次考古发掘成果。通过对考古资料的初步梳理研究,认为清凉寺窑创烧于北宋早期,北宋晚期至金代为鼎盛时期,从元代开始逐步走向衰落,明代以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清凉寺窑生产规模宏大,它不仅是中原地区北宋以来**的综合性窑场之一,其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产品有白釉、白釉珍珠地、青釉、黑釉、白地
1911年的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从帝国体系向现代民族国家的巨大政治转型,此后的任何一个国家政权都致力于推进这一进程在国家范围内的实现。1911-1958年,国家作为外部力量,以国家基层政权的进入主导了甘南藏区地方政治体系的演进,并最终完成了国家基层政权体系对甘南藏区旧有政教体系的更替。同时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甘南藏区,这
本书是“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项目”的成果资料。全书系统地梳理了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所获的各类文化遗存,主要分为遗址、墓群、窑址及其他相关文化遗存共四大类,不仅包括新发现的遗址、遗物,还包括之前的遗存再次复查所获得的成果。通过对蒸水流域文化遗存的调查研究,为人们了解蒸水流域各类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文化属性及保存状况等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