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部古风言情小说,主要讲述了路琼瑶、慕容印、段之印,三个人,三个名字,三个不同时代,三段不同的情缘,路琼瑶的痴情、段之印的哀伤、慕容印的薄情,满是人间处处可见的情爱却在历史特定的背景下变成了悲苦,历史与生活,理智与情感,热烈与温柔,欢笑与泪水……都在这部作品里熔于一炉。本
文艺思维包括文学思维学与艺术思维学,是基于业已成熟的文艺心理学专门研究与探索文学艺术创作心理与思维文化现象的独立人文学科。本书从文艺思维概念、思维学历史、思维学类型、思维学形式、思维学发展五个方面,全面、系统、深入、形象地进行论述。尤其是颇为关注传统与现代文艺思维理论指导下的文艺创作、文艺欣赏、文艺评论三个层
本书编选了从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发表在《盐田文艺》的80多篇散文结集成册。书中有名家品鉴盐田,表达对这片山海礼赞的大作,也有本土作者热爱家乡,真情流露的溢美之篇及新客家人的乡愁之作。林林总总,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缤纷的情感世界。
为了推动校园文学发展,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文学的种子,《盐田文艺》专门设立了花季雨季栏目,刊发学生的作品,5年来已刊发200多篇。《梧桐雏鸣》精选其中的优品,付梓成册。作品包含了犹如成年人一样笔锋犀利、冷峻、思想深刻的高中文学社成员的作品,也有小学生充满童真童趣的习作。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
本书编选了从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发表在《盐田文艺》上的28位作者,40篇短篇小说结集出版。其中,既有韩少功等文坛大师的作品、深圳名家力作,也有外来打工者、家庭主妇的习作。虽然参差不齐,但却让我们洞悉了基层文学创作的现状及生态。
《中国诗歌研究》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所创办的大型学术丛刊,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诗歌研究。自创刊号起,先后设置有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中国诗歌理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研究、当代海外华人诗歌研究及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等栏目。其中诗学史及诗学文献研究、青年论坛,为特色栏目
作为当代著名汉学家,谢列布里亚科夫20世纪50年代至今任职于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以研究杜甫、陆游闻名,与中国的俄苏文学翻译界曹靖华、戈宝权等人也有着长久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积极从事着鲁迅研究与其作品在俄罗斯的传播。著有《杜甫评传》(1958)、《陆游的生平与创作》(1973)、《中国
京味儿小说的发展源远流长,在清末民初的北京文坛,以彭翼仲为首的著名报人,用白话报为小说家们开辟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以损公、剑胆、冷佛、儒丐为代表的京味儿小说家崭露头角,创作出数以千计的京味儿文学作品,受到京津地区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他们的创作实绩也成为京味儿文学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京味儿小说的
本书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维度系统地展示了《三国演义》在泰国长达数百年的传播的动态过程,并分析这套传播机制及其背后的深层动因,总结《三国演义》在泰国传播的模式。《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根据传播主体人群、传播文本、传播方式和手段、传播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可将整个传播过程划分成2个传播阶段,分别归入上下
史无前例,在我们的时代里,众多因素正以一股合力钝化着心智的鉴赏力,使心灵不能发挥任何主动性,乃至退化到一种蛮荒的愚钝状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表达了他的焦虑,并始终致力于提高人们心灵的灵敏度。他认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人们的感觉,带来新的感觉体验,使人们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