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淮王府遗址位于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饶州府文庙大成殿东侧,共出土各类遗物三万余件,是全国明代藩王府遗址中*个全面、主动、科学发掘的藩王府遗址,也是目前经过考古发掘的明代藩王府遗址中出土瓷器数量、品种、款式最多的王府遗址,对研究明代王府用瓷制度与明清景德镇官窑瓷器面貌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韩国研究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集刊,连续性出版物,此前一年两辑,拟从2020年开始,改为一年四辑。本刊为CSSCI来源集刊。邀请国内外学者对韩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大栏目:政治、外交与安全;历史、哲学与文化。每期收录文章大约在20篇左右。由于目前仍处于征稿阶段,尚
本书是敦煌服饰文化研究前沿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学者们研究的视角新颖、资料翔实、论证精辟,其中有关于敦煌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历史的追根溯源,有关于敦煌壁画摹写传统和风格的探讨总结,有关于敦煌装饰图案发展脉络和继承应用的案例分析,有关于敦煌壁画和出土纺织品颜料和染料的科技鉴定,有关于敦煌服饰艺术研究和再现升华的展览展示,有关于
本书是2017年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项目的工作报告,介绍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在西伯利亚地区开展旧石器时代遗存调查与试掘、古代欧亚草原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公众考古等方面的工作成果。此外,本书还收录了项目前期重庆科技考古学者考察西伯利亚地区古代文化及遗产保护的文章。
2000年秋季发掘的郭家湾新村遗址位于殷墟保护区的东部边缘,该遗址是一处面积较大、保存较完好、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殷商时期文化遗存。在近32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发现了包括四道车辙的商代大型道路1条、中小型房基10余座、灰坑和窖穴65座、水井3眼、祭祀遗迹3处、商代中小型墓葬379座,以及出土大量的陶、石、骨、蚌、贝器
近代击败中国的西方,起初引起中国人的反思,是他们的器械精良、武力强大。而郭嵩焘的时代特殊性,则在于他指出了中西胜负不仅由于器的良窳,更由于道的得失;中西对抗不仅关乎力量的抗衡,更是文明的竞争。这可以说是中国人开始从文明层面认识西方的时代思潮的转捩点。而通过对郭嵩焘生平与思想的梳理,我们会发现他的独特眼光不仅从认识、观察
用平易的语言讲述了从盘古开天地至今中国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重点是古代史。十五讲内容包括:文明的起源、朝代更替、汉唐清盛世的透视、古代交通、外来文明、民族关系、古代的政治法律选官制度、农业手工业工商业、军事思想与制度、社会生活、思想演变、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技术等。本书第一版自2003年出版以来,受到广泛好评和欢迎,不断重
现代天津因开埠而成为华北商业中心,提供给文人群体以多重而丰富的活动空间。本书以活跃于天津的四个文人群体为主要对象:以“高雅”文化自居的传统士绅、新式教育背景下的南开师生、报业传媒中的职业编辑、市民趣味的通俗小说家为研究对象,展现四个群体如何自我调适以面对城市化,并努力拓展出自己的文化空间。通过考察文人群体,本论文还试图
本译著介绍了不同类型天然气渗漏的命名规范,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全球陆地和海洋天然气渗漏的分布及其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天然气渗漏与含油气系统、温室气体收支、全球气候变化、生命起源和古代宗教文化的密切联系。
收入文集的文章大致涉及清史研究相关理论和学术话语、清史研究具体实证性和研究性文章,以及相关研究单位、宣传单位召开的代表性学术会议的新闻报道。考虑到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学术话题涉及的时间跨度比较大、领域比较多,在筛选文章时,我们并未严格以清代为限,而是将对清史研究有启迪意义的部分成果也收录了进来,供学界参考。本书共收论文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