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诗集。本书共收集459首诗词,其中:古体诗15首;近体诗(即格律体)五绝36首、七绝340首;五律1首、七律22首,计399首;词37首;散文诗8首。这些作品仍是我学步之作,缺失难免,敬请方家,贤能友好,多多指教,臻成正格,乃我大幸。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本书主要是以一篇篇短文,按照女儿从出生到出国留学的时间顺序,回顾了女儿从出生到二十岁的成长过程,反思了养育女儿的得与失,记录了家庭生活中的苦与乐。并把这本书送给二十岁的女儿,作为一份礼物,希望她珍惜与父母一起走过的路,后面的路自己走好。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重要类别之一,翻译时需要在翻译一般标准的基础上使用较为灵活、具体的文学翻译策略,这对于译者的翻译能力、翻译水平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战。本书主要对五种不同的文学文体进行分析与翻译研究,包括诗歌翻译、小说翻译、散文翻译、戏剧翻译、儿童文学翻译。在论述中,作者从不同体裁的语言特点出发,通过讲解使读者形成清晰的文体
《诗论》原名《诗学通论》,初成于1932年底。1933年到北大外文系求职时,朱光潜向胡适提交的就是《诗论》,胡适看了大为赞赏,不仅聘朱先生为英文系教授,还邀请他到中文系讲了一年“诗论”。北京大学中文系商金林教授此次发现的即是当年朱先生在北大的课程讲义,油印大16开本。正文共七章,约10万字。 《诗论》是朱先生的代表作
本书是为我国著名大豆科学家王金陵教授百年诞辰而编写的一部人物传记。本书以先生人生轨迹为主线,政务、教学、科研工作为副线,以时间为切片,以故事为节点顺势展开,生动地讲述了一位学者、大豆科学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学家从政、从教、从事大豆科学研究的人生风采。故事真实,情节生动,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思考。本书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以学术随笔形式梳理中国传统学术源流,自先秦诸子、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迄清代朴学、民国余绪、当代汉学,以时序为经,以流派为纬,以历代经典作家作品为案例,博引文献,不乏裁断,是作者近十年来中国学术史研究的初步成果。对中国传统学术流派及其思想的源起、嬗变作历时性分析,以考据方式对中国古代文体的源流变迁提出新的证据和看法。
乐府学是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的古代文学专门之学。《乐府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主办,研究对象远涉先秦,近及当代,研究领域涉及音乐学、文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在乐府文献、礼乐制度、音乐形态、名家名作、乐府诗歌的制作与时代关系、海内
古诗词诠释生命的价值、展示自然的魅力,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的生活本不缺少美。也许只是我们忘却了感受和领悟。《*美古诗词全鉴(珍藏版)》通过对古诗词的赏析与歌咏,可以让我们修养心性,提高人文修养,感悟生活的美好,品悟人生的真谛。
《叙说的文学史》运用叙述学的基本理念和研究方法,讨论文学史的性质、结构、叙事特点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地说,这部著作将分为七章:一章梳理并讨论已有的学术成果(如艾略特、韦勒克等人的文学史观,以及西方对文学史写作的讨论);第二章将讨论文学史的虚构问题及其表现形式;第三章讨论文学史叙事的述体、时空及其伦理关系;第四章讨论文学史
中国现代女作家在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影响之下,在权力话语与个人话语纠结之中,在个性主义与女性主义追求之上形成特有的女性文学意识,并把这种意识付诸创作实践。中国现代女作家在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以及写给谁的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如果说这形成了她们特有的文学意识;那么,或隐或显的女性意识在理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