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史研究》是由中山大学等九所高校内有着共同学术旨趣的一群学者联合创办的学术刊物。自施坚雅打破王朝国家历史叙述的范式,提出从区域的脉络解释中国历史结构的理论起,区域史研究成为学者们试图加深理解国家历史乃至全球历史的重要研究取向之一。其核心问题,是历史上人们的互动如何形成在某个视角下有意义的“区域”。好的区域史研究,一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自2001年创刊以来已经连续出版了27辑,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8年开始进入CSSCI来源学术集刊名录,至今依然保持在CSSCI来源学术集刊名录里,是民族学学科入选CSSCI来源数据库的学术集刊。近几年,《西南边疆民族研究》刊物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学者们的投稿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从25
本书以历史地理学的视野,对关中地区古代帝陵文化遗产发生、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人文历史背景、帝陵选址因素与营建形制、帝陵结构、帝陵制度嬗变、帝陵的主题与价值、帝陵的空间布局、帝陵文化艺术遗产、大遗址保护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讨。试图回答和解决诸如关中地区帝王陵墓选址因素、帝陵制度的演化、典型帝陵的主题和帝陵文化以及艺术遗产等
本书是鄂尔多斯长城资源调查队在完成调查后所写的一部专著,内容翔实,研究独到。全书共分九章,内容涉及鄂尔多斯自然及历史的基本状况,战国、秦、隋、宋、明不同时期长城的修筑背景及原因,各时期长城的分布、走向、发现、考证及确认的过程,长城的相关遗址、历史人物、文化典故,长城的建筑特点、文化、保护等问题,是首部完整论述鄂尔多斯地
本书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2000—2010年在西安市区域内所做的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分为概况、各区县文物勘探与考古发掘、初步分析及附录四个部分。本书以工作时间为经,以项目空间为纬,系统地梳理了历年的考古工作资料和成果,使考古材料尤其是勘探材料“走出故纸堆”,并转化为学术成果。一方面,为专业人员提供
《几内亚比绍国情报告》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深入研究几内亚比绍的国情,并介绍几内亚比绍与其他葡语国家、周边邻国、美国、法国等国的对外关系。《几内亚比绍国情报告》还重点阐述了几内亚比绍与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的交流合作,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在中国与几内亚比绍经贸合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助于读者更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馆藏文物研究
进入高质量发展和存量规划时代,城市保护和建成环境遗产维护管理,关系到可持续保护战略目标实现、生活环境品质提升和城市文化传承发展等重大课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和积极探索。本书系统阐述城市保护规划理论和空间管理实践策略,在回顾我国早期古物保存理念源头和法规制度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遗产保护**动态,分析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所撰写的笔记体散记文,追述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城市风貌。所记录的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东京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东京的集市场景,是研究北宋历史文化的一部重要的文献古籍。本书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大部分,方便国学爱好者阅读及理解,博览国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文学熏陶。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17年度考古报告集。收录考古调查发掘简报及分析报告22篇,包括有会理县马鞍子遗址2018年调查简报,会理县莲塘遗址2015年调查简报,2014年新津县宝墩遗址田角林林盘发掘简报,成都市青羊区焦家巷第二中医院遗址发掘简报,成都市青白江区沿坨村战国墓群发掘报告,成都市青龙乡海滨村海滨湾社区墓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