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碰撞半实物模拟是空间系统碰撞地面试验的关键技术,空间碰撞地面半实物模拟装备是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试验系统之一。本书是一部介绍作者利用并联机器人设计和控制理论建立空间碰撞地面半实物模拟系统设计方法的专著。主要内容包括:基于GF集理论的模拟系统构型设计;基于工作空间关键点特性的模拟系统机构尺度设计;基于动态响应特性的模拟
“中国学科发展战略”丛书由以院士为主体、众多专家参与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组经过深入调查和广泛研讨共同完成,涉及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 本书不仅能够帮助科技工作者洞悉学科发展规律、把握前沿领域和重点方向,也是科技管理部门重要的决策参考,同时也是社会公众了解有人参与的深空探测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的重要读本。
本书分析阐述了现代微小卫星现状和技术特点,并结合实例系统描述开展微小卫星总体设计所涉及的顶层设计以及整体功能、性能设计,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主要内容包含卫星总体方案设计、卫星环境和工程条件分析、任务分析与轨道设计、总体参数预算等,对下一代微小卫星各分系统新技术进行了预测分析。对掌握卫星总体设计和指导工程实践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于2016年下半年择机发射我国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TG-2)。TG-2将是我国未来6年之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航天器,代表了我国航天的最高水平,是本年度航天领域最重大的任务事件,势必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本图册重点宣传TG-2与公众相关的科学与应用任务,以丰富精美的图画方式提升公众对我国
本书对超声速飞行器的激光空气锥减阻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重点讨论和研究了激光空气锥减阻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多种激光注入方式下的减阻机理与减阻规律。全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了常用的超声速飞行器减阻方法,概述了国内外激光空气锥减阻技术研究现状,展望了应用前景;第2章阐述了激光空气锥减阻的理
本书是作者在航天单位工作近15年的工程经验总结,讨论了微小卫星编队协同轨道设计与轨控策略方面的技术问题并给出工程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包含卫星轨道应用基础知识、轨道设计与控制方面的工程优化实施方案,各类推进子系统选型比较等。本书以轨道仿真设计软件STK(SatelliteToolKits)为例演示了理论知识的具体仿真应用,
本书以光子型红外探测器为论述主体,内容聚焦于Si、InSb、InGaAs、HgCdTe、QWIP等几种发展成熟且有重要而广泛应用的探测器以及若干新型探测器。对其原理、结构、性能特点、工艺技术路线和测试评价技术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红外焦平面成像阵列,从其原理、信号读出、关键技术到性能特点等方面作了比较系
本书共八章,约10万字,力图全面生动地描述人们通过太空探测器探索太阳系的全过程。和《镜收眼底》的思路一样,本书也不是太空探测器的简单介绍,而是通过太空探测器探索太阳系的故事去表现人们获得太阳系知识的曲折过程,从而向读者展示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全新的太阳系。本书也向读者介绍太空探测器的简单情况和它们的运作方式,但旨在帮助读者
本书从基本概念入手,由浅入深、渐进而系统地阐述了运动稳定性的基本理论和近代发展的成果,总结了作者在航天控制中的应用成果。是作者在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以及宇航科学与技术等相关类专业研究生讲授稳定性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编写而成的。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李雅普诺夫稳定性概念、主要理论和扩
2016年9月,随着天宫二号的顺利升空,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精美生动的图片,记录了中国人从万户飞天以来的太空探索历程,描述了在中国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上进行的诸多意义重大的科学实验,向广大读者立体呈现出了空间科学实验的无穷魅力。同时,全书描写刻画了多位中国空间研究与应用科学家代表,展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