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研究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创、权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鲜半岛问题研究,发表文章涉及朝鲜半岛问题研究的各个领域。全书设有政治、外交与安全;历史、哲学与文化;社会、经济与管理三个专题。
本书对宋代社会保障的灾害赈济、贫民救助、仓储救助、官员优恤、军人优抚、医疗救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以使我们对宋代社会保障具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宋代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文化运行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本书资料翔实,论述严谨,是一部理论性和学术性较强的学术专著。
本书报道了2014~2015年河南登封方家沟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对遗址的发掘过程、地层和遗迹、年代、古环境背景、遗物埋藏情况、遗存空间分布进行介绍和分析,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介绍了各层位石制品的发现情况,着重对沟状遗迹(G1)内的石制品进行描述和初步分析。
本书是第三部系统介绍“俄罗斯学”在中国起始、发展、历程、现状的文集。本辑增加了“人物志”栏目,在这一栏目中浓墨重彩地回顾了为新中国“俄罗斯学”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曹靖华、姜椿芳等老前辈们的生平,以及李静杰先生50年的科研生涯。而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机构这两个栏目中,重点介绍了我国对俄罗斯经济学科的研究,以及社科院外文所俄罗斯
本书为2018年9月15-16日召开的“走向欧洲命运共同体之路”博士生论坛的论文结集成果,分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思想与变革、欧洲近现代的军事与战争、欧洲大陆的秩序与和平、欧洲各国的历史与文化、欧洲一体化的危机与挑战五个部分,内容涉及欧洲民族国家历史、欧洲国家间的交流与互动、欧洲战争的教训与启示、欧洲一体化的历史与现实等方面
古代壁画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形象资料最能够全面体现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因其脆弱性和珍贵性,古代壁画保护研究是当前文物保护中最为困难的课题之一。本书针对三处干旱环境下的文化遗址,依据文物保护的理念和步骤,按照现状调查、环境监测、病害研究、壁画修复材料和工艺筛选研究、壁画修复试验、修
《西部考古》是在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考古学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考古学与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陕西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下,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
2019年9月-11月,由21家文博机构协办的“锦绣中华——古代丝织品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展览共展出反映中国织绣历史概貌的文物170余件(套),不乏常见于历史和工艺美术史教材中的“教科书级”文物。
本书归纳阐释了人们在各个方面要懂得的礼仪常识,内容涉及仪表、坐立行走、日常交往、商务活动等方面,可以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提高礼仪方面的修养。
本书是专注于运河及其相关问题的综合性学术集刊,主要专栏包括:“理论研究”,着力进行运河学及相关研究方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探讨;“专题研究”,探讨运河发展史、运河区域社会变迁、运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新书评介”,点评近年出版的学术著作,向读者介绍其价值及阅读路径;“研究综述”,评介当年运河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