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遗址今年申遗成功,实证中国五千年历史。张先生为考古学大家,对良渚遗址与良渚文化尤为关注。该书收录张忠培先生有关良渚文化的研究著述近二十篇,对于研究良渚文化及世界文化遗产地——良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兴乐坊遗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桃下镇兴乐坊村南部,渭河的二级阶地上,东距华阴市约10千米,西距罗敷河约1.3千米,南距华山北麓约2千米,北距渭河约8千米。该遗址为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遗址,经过考古调查与测绘,遗址范围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达28.5万平方米。2009年3~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兴乐坊遗
"山河·家国——西山永定河文化展"由首都博物馆与北京市中宣部、门头沟区共同主办。该展系统地展出了我国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历史时期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典型文物200余件,对于研究西山、永定河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学术性意义。
本书有助于丰富中国地方创新的数据库,纠正关于地方创新的一些流行偏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揭示中国地方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
黄河岸边的大古都开封已被深深地打上了黄河烙印,黄河变迁对开封城市兴衰影响深远。本书从环境地理学、历史地理学角度追踪开封城市演化轨迹,系统而全面地揭示了黄河泛滥与开封城市兴衰之间的密切关系,重新认识了黄河在开封城市生命史上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是甲骨文的故乡和《周易》的发祥地。本书选取安阳境内最具代表性的古代文化遗址、文物名胜和文物精品编辑成册,图文并茂,全面展示了古都安阳的历史文化风貌。收录“七大古都”之一的河南安阳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化遗址、石窟寺、古墓葬、古塔、古桥、古建筑群、古代碑刻及珍贵的出土文物等。
潼南的佛教造像过去研究甚少,这与其在造像史的地位是不相吻合的,潼南崇龛千佛寺摩崖造像的发现提供了良好契机。本书对潼南千佛寺摩崖造像遗址进行清理发掘,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性工作思路的框架下,从发掘、记录、保护、规划等多领域全面保护千佛寺这一珍贵文化遗产,为后面的石窟及石刻文物保护工作提供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包家梁子墓地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本次共发掘墓葬199座,其中战国晚期至东汉中期墓葬180座、宋明墓葬19座。战国秦汉时期墓葬多为南北向,少量东西向,各类墓葬夹杂分布,未见明显分区,常见2~5座墓葬成组分布,排列整齐。
《李廷安年谱长编》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后期资助项目(GD16HLS01)。本书注重资料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力求以一手文献与谱主论著为依据,客观记述李廷安卫生行政业绩与学术研究成果。全书60余万字,图片90余幅。部分照片由李廷安二儿子李宝健教授提供,有宋子文、金宝善、周诒春所送花圈与挽联,李教授对照
中山舰是中国近代目前有名的战舰,1938年被日军飞机击沉于长江武汉附近水域,对其进行的打捞和保护修复对于再现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重要意义。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对中山舰的概况、打捞工作的实施、舰体迁移、文物保护修复以及相关事件的原始资料等进行了叙述,详细介绍了"中山舰"整体打捞、修复和保护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山舰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