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以王元院士的数学研究经历为主的自传体访谈录。《BR》前3章记录了王元的童年与求学经历;第4,5章详细回溯了王元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从动机到方法创新及国际评价;第6,8章介绍了王元从事应用数学研究的途径及见解;第7章记述了他在代数数论方面的工作;第9章描述了王元在数学史方面的工作与体会;第10章简述了王元在
本书是汪篯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发表的文章和相关文章的结集,主要分为汪篯先生的学生、晚辈对其生平、与其交往的回忆,对汪篯学术成就和研究特点的评述,汪篯先生研究领域内的学术论文。其中对汪篯的回忆和学术的评述提供了许多以往不为人知的关于汪篯先生的资料,为建构新中国学术史保留了许多珍贵的资料。此外本书收录的学术论文来自国内唐史学
赵文津自传
《郭沫若研究》为郭沫若纪念馆主办的集刊。本书为总第15辑。全刊以郭沫若及其创作研究为主线,分为郭沫若与新中国、文学研究、史学研究、生平思想、翻译研究、海外研究、史料辨证、文献辑佚八个板块,涉及郭沫若诗歌创作的时代特征及变化、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思考,《屈原》演出的舞台美学与文化政治,郭沫若忠义观念的家族原型,以及若干珍
本书评述了贺敬之从出生到耄耋之年漫长而独特的人生历程。撰者从传主的革命人生道路和文学创作道路的内在联系上入手,详细描述了贺敬之如何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逐渐成长为一名著名的剧作家、诗人、文艺理论批评家、革命文艺家、党政部门文艺战线重要领导人的过程。撰者还条分缕析地论述了传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创作成就,如《白毛女》《放歌集》
本书是国内记录残障女性生命故事的少数著作之一。书中涉及20位残障女性,她们所在的城市不同、年龄不同、障别不同,人生经历也各不相同,从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年女性,到接受过20世纪初期国内首批融合教育的大学生,再到走出国门进修的残障学者;从怀有梦想的创业者,到安居小镇的社区店长,到从事残障事业的一线勤恳社工,再到回归
本书选取中国科学院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奋斗事迹,将历史传记和个人自述相结合,突出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展现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本书收录各学科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共24位老一辈科学家,生动翔实记录他们爱国奋斗的故事,从中读者可以领略典范的精神、感受榜样的力量。
近代中国的外交从总体上说是在屈辱、无奈与抗争中进行的,承载着清政府外交使命的中国官员,无疑肩负了重担,张荫桓就是其中重要一员。张荫桓(1837-1900),号樵野,广东佛山南海县人,近代著名外交家。作者在研读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与外交学原理,将张荫桓与整个晚清外交的大背景进行有机地融合,分析他在这种“弱国无外交
《石韫玉年谱》清代学者石韫玉生活在清乾隆中期至道光中期,一生著述宏富,尤以经史见长,但对其生平研究十分缺乏,作者通过对石氏著述的研究,并参考同时代人的记录,为学术界提供一部资料翔实、考证严谨的石氏年谱。
孙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在沉积学和沉积大地构造学领域以及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技工作组织管理者和领导者,长期主持和参与我国地球科学及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作为提出我国从"地学大国"向"地学强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了我国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发展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