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佛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书中讨论了印度佛教传入与当时玄学、儒家、道家的关系和争论,介绍了隋唐时期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发展的历史及其主要思想,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没有因宗教思想文化的不同而发生战争的内外原因,考证了与佛教相关的部分文献等,并收入了作者对《心经》的通俗讲义。书中注重从佛道比较的视角来研究
《受用一生的心理课第2版》带领广大读者走入有趣的心理学世界。《受用一生的心理课第2版》中汇聚了众多心理学教授的经典理论,分别从成功心理、社交心理、职场心理、情绪心理、幸福心理、健康心理、婚姻心理、教子心理、心理暗示等方面,对心理学知识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使读者通过了解心理学的精华,创造幸福的人生。
本书首先对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及其相应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策进行研究,具体包括高职生的自我同一性与疏离感、自尊与自我妨碍、学习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品质、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生活希望感和生活满意度等内容。其次,基于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对高职院校如何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取代传统的病例诊断式消极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包括高职
《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数据分析:SPSS应用教程》是在编者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10章内容,分别是:概述,数据文件的建立、编辑与整理,描述统计,假设检验原理与单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双样本t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混合设计,线性回归,非参数检验。全书以统计方法理论为主线索,以SPSS1
《老子章句浅释》,台湾刘瑞符先生著。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是道家,道家的代表作即为《老子》,故历代注释、解读、研究《老子》之作,不绝如缕。尽管如此,本书亦有其独到之处。它把《老子》的内容概括为两大项:一为讲自然之道者,一为讲人为何法此自然之道。作者据此体例,加以撰述,对于读者认识自然之道及其可以其为法之义,当能有所助益。作
本书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深入研究,肯定了“宗教”和“非理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将道教提升到学术层面来探讨,期在重新建构道教思想体系。书中指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虽然不同于儒家与道家,但其思想源流却又离不开这两家,它从一开始就是以儒道互补为特征的。
锦州北普陀寺坐落在锦州城北10里关外第一佛山北普陀山上,传说它是观音菩萨在中国北方的显化道场。锦州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历代高僧大德、文人雅士留下众多的楹联、诗文,是古寺千年沧桑的见证,为这千年古刹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本书从建筑、佛宝、高僧、逸事等多个角度,讲述了锦州北普陀寺的历史变迁,介绍了重建后
现代社会,我们面对着复杂的人际关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需的。一个轻易被情绪控制的人,心绪不够稳、负面情绪多的人,是很难从容应对社交中的磕绊的。《心理学与情绪调控》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情绪掌控的方法,并引用中外闻名的事例进行形象的说明,使读者能够认知自己的情绪,运用控制情绪的技巧,消除负面心态,积极乐观地生
本书收入作者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所写的已刊或未刊论文,表现了作者在1949年前对哲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在1949年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极左思潮影响,一个中国学人从想当“哲学家”而最终只能做一个“哲学工作者”的历程。
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办面向全国以及整个华语世界的哲学学术出版物《哲学门》,书已入选CSSCI来源集刊(集刊类),本次以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为研究专题,收录了景建峰、刘崧、吕明恆、赖区平等学者原创文章,同时还辑录了李振东、吴功青、侯杰耀等学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