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问题为先导,重点介绍了法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特别是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所涉及的法医学基本内容,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全书包括绪论和17章,主要内容有法医学与医学、法医学与法学、生物性检材、死亡、机械性损伤、物理性损伤、交通事故损伤、机械性窒息、溺死、猝死、性侵犯与性心理、杀婴、虐待、中毒、法医临
《调解学教程/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实务系列)》主要围绕如何提升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调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理念原则、多样的制度规则和丰富的经验技巧,这意味着其可以也应当作为专门的学科予以研究与介绍。然而,我国当前仅有少量以人民调解学、调解法学和调解技巧为主题的调解教材,存在研究视野狭窄、研究内
本书以2010年6月吉尔吉斯斯坦南部民族冲突为例,对民族冲突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找出其规律性及其与周边安全、稳定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理论对策,对我国防控大规模民族冲突及群体性事件提供对策建议,并对现有民族理论的完善提出看法。本书拟定了影响民族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12个指标系统,并在这些指标系统下
本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武汉市基层党建的创新探索、鲜明特色和实践效果。具体来说,本书聚焦于武汉实施的“红色引擎”工程,对城市基层的红色物业、街道社区、“两新组织”、乡村基层党建和行业党建进行了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反映了特大中心城市的党建工作生动而具体地发挥红色引领作用,在社会治理、物业服务、市民生活诸方面产生了新的改观、出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庞大的青少年人口群体,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统计显示,我国6-17岁青少年人口达1.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1%,约占0-17岁儿童的66.4%。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快速的社会转型,青少年面临的成长环境日趋复杂、多元和开放,全面、准确地了解青少年的发展状况、成长环境和心理感受,对于
本书分为刑法学、民法学、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五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刑法的空间效力、不作为犯罪、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未成年人犯罪、罪过、事实认识错误等。
本书紧密切合当前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观背景,以地方法治政府建设为主题,对既有法治建设理论进行了学术批评,并提出了作为制度变革的法治建设模式和以区域法治资本、区域法治动力等核心概念为基础的理论框架。综合运用案例研究与比较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方法,以杭州余杭、成都金牛、深圳宝安、长沙浏
本书共收录了143篇文章,分为九大板块:弘扬务实王道、经略大周边、把脉国际格局、运筹大国博弈、推进中国大外交、思考国家安全战略、透视全球治理、塑造国际舆论环境、捕捉国际战略动向。
本书以实施严重越轨行为的未成年犯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文献研究、视频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等方法,开展长期的实地调查,进行深入的民族志书写,努力将未成年犯的话语、文本、行动、象征符号等主题分析融入具体的个案叙事,力求全景式展现未成年犯教育改造生活的实况,呈现再社会化的教育改造模式。作者希望通过本书,吸引更多的人
为倡导和推动社会各界人士,到现实生活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发现和描述社会的发展变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会同新华网、中国青年报、新浪微博、腾讯网联合发起费孝通田野调查奖征文活动。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学术原创性检测等环节,*终产生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本书即为这些获奖论文的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