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郑君雷教授从事考古工作以来发表文章的合集。本书是郑君雷老师从事考古工作以来发表文章的合集。本书是郑君雷老师从事考古工作以来发表文章的合集。本书是郑君雷老师从事考古工作以来发表文章的合集。本书是郑君雷老师从事考古工作以来发表文章的合集。本书是郑君雷老师从事考古工作以来发表文章的合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作者精心挑选的100处最能唤起伦敦历史记忆的地标,并讲述了隐藏其后的故事。罗马神庙、撒克逊坟丘、泰晤士河冰上集市、乔治时期的风车等,每个地标都以其独特的内涵诠释着伦敦发展过程中的一段重要时期。从古罗马伦底纽姆到今日生机勃勃的现代大都市,这本书会带你踏上具有2000年历史的世界最具活力都会之旅。该书计划以英
《中国史前沿问题探索》是中国史专业的专业基础。本书选取典型研究案例,内容结构由七个部分组成:一是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二是中国史研究的创新问题;三是中国经济史研究前沿与问题,四是中国文化史研究前沿与问题,五是中国社会史研究前沿与问题,六是中国政治史研究前沿与问题,七是中国环境史研究前沿与问题。通过对今年来中国史前沿问题
2015年10月25日,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70周年学术研讨会25日上午在广州举行。是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山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大陆、香港、台湾及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及新闻出版界人士参会,提交了论文80多篇。本书即为此次研讨会论文结
《宋史研究论丛》是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学术论文集刊,1990年由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创办。现任主编是河北大学特聘教授、宋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姜锡东先生。本集刊于1990年创刊,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室主办,主要收录河北大学教师的宋史研究成果。2001年,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本书是文物保护工程的专著,是作者对其在文物保护相关领域的经验总结。全书共分7章,通过对老司城遗址文物现状的调查与病害评估,详细介绍了包括多维信息采集与试验工程,保护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施工,已经关于老司城遗址文物保护工程思考。对遗址文物保护工程的修复、展示及保存给出了可以参照的具体依据。
施雅风年谱是一部记载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生平、思想和业绩的编年体著作。年谱以生前日记、文献和档案资料为依据,翔实地记述了施雅风自出生至生命的最后时刻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施雅风早年立志当地理学家,因患国忧民走上革命道路;三年困难时期赴西北开创冰川冻土科学研究事业,推动了我国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雪灾害、第四纪冰川、冰冻圈与
我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于1939年创作了这本书。出版后,即成为民国时期发行量很大的中国通史。直至今天,依然是众多读者选的历史入门书,这足以说明人们对吕先生和他以白话写通史的认可。本书以时间为序,鞭辟入里地洞悉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兴替变化,脉络清晰,简明扼要,行文浅显,逻辑性强,不仅可以满足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兴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进驻全国史坛中心。本书从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这一深具典型意义的史学研究机构切入,来探讨十七年间(1949-1966)史学发展的具体状况。作为延安史学的化身,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无疑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且在海内外有深广的影响力。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中科院近代史所视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
《北京史学》主要汇集以北京史研究为主的相关论文,为北京史研究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本辑主要栏目有北京史学四十年,以笔谈的形式形成了一组纪年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北京史研究理论与成果回顾、总结的文章,涉及到北京历史地理研究四十年、北京戏剧史研究四十年、北京考古与北京史研究四十年等学术论文;除此之外还有历史书写与城市记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