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地球化学上的研究成果与黑曜岩制品原料来源相联系,通过考察地质上已经发表的各地区地球化学元素克拉克值,找到在中国有效的黑曜岩判源元素组合,并通过与中国东部地区火山碎屑岩元素对比值的比较,得出中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晚期黑曜岩制品具有本土特征的结论,而大洞遗址及周边地区应为主要的原料产地之一。鉴于目前考古和地面调查工作的局
本书全面梳理和总结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日本研究历史,具有以下特点: 1.所涵盖的学科*全面。迄今有数种冠以日本研究的学术史著作,但是所涉及的学科有偏颇,一般是突出社会文化研究,而忽略语言教学研究,本书内容涵盖语言教育研究、文艺研究、社会文化研究,首次将各个学科整合在一起,完整地把握中国的日本研究状况。 2.着力呈现新世纪
宁波风俗传说故事是宁波人民长期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的结集,表现了浙东人民的性格、精神和真善美,是宁波各县市区彼此认同的标志,是宁波人民共同情感的纽带。本书汇编流传于宁波地域的风俗传说130余篇,包含婚嫁、丧葬、寿诞、传统节俗、行会庙会、民俗信仰、风物习俗、特产习俗八个篇章,供民俗专家、民间文艺家和广大读者阅读和研究。
本书为天津博物馆藏的72件西洋玻璃器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文物和相关研究集中展示了17-19世纪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和波西米亚地区以及美国的玻璃艺术,不仅展示了手工艺制作和工业化生产,还对不同历史时期造型、装饰图案和技术进行了展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作者为美国著名史学理论家、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全书分为四个主题,分别是记忆、叙事与知识、客观性与猜测、碎片化。通过严谨的论证和生动的案例分析,探讨了一系列历史认识论问题:史学编撰中的叙事、客观性、记忆问题,史学写作的任务,历史研究中的一致性,如何避免史学谬误等等,是作者对于历史知识的局限及条件的理论思考。作者对从希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教以来历史教育教学研究文章33篇,主要包括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新课程改革、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
《云冈服饰文化研究》以云冈雕像服饰为研究对象,在介绍云冈石窟开凿背景及北魏时期服饰概况的基础上,从世俗服饰和宗教服饰的角度梳理和研究了云冈雕像不同时期的服饰风格特征,即云冈石窟营造经历的早、中、晚三个时期的雕像服饰文化:云冈服饰经历了从早期彰显鲜卑民族魅力的淳朴与继承佛教传统服饰表现出的异域古风,到中期佛教服饰与世俗服
本书精选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班学员的故事汇集成册,这些学员都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受到各种表彰奖励。全书采用口述体记述,由先进人物亲口讲述自己的故事,其中有个人成长的经历,有亲情、爱情、友情,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委屈,甚至逆境中的辛酸,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一个个真实的、在大众中成
玛瑙山营盘是在清代咸同起义背景下,由政府倡导、当地乡绅钱青云(1808~1864)于咸丰七年(1857)主持营建的一处自卫性山地营垒,是数量庞大的清代山城的代表性遗存,也是窥视19世纪中后叶王朝体系全面崩溃时期中国乡村治理的一面镜子。
1839年春,英国人武装入侵阿富汗,几乎未遇抵抗。但两年后,阿富汗人揭竿而起,义民起事演变成举国上下的暴力反抗。英阿战争以不列颠惨败告终。威廉·达尔林普尔基于新的多语种材料,以生花妙笔解析不列颠帝国史上的大灾难,而这一灾难与当前西方国家在阿富汗所面临的不断深化的危机显然有类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