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辑的关于考古学和古代东方文明研究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以中国东方地区和东亚地区考古学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新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15集收录18篇研究论文和2篇调查、发掘报告,内容涉及聚落考古、动植物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本书为集刊,连续性出版物,一年两辑。列入CSSCI来源集刊。邀请国内外学者对韩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大栏目:政治、外交与安全;历史、哲学与文化。由于目前仍处于征稿阶段,尚无具体文章名称。论丛主编郑继永,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主要从属韩国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的研究。
《唐宋历史评论》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以唐宋史研究为主的专业历史刊物。唐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周秦之变以后再次经历重大社会与文化变迁的时期,魏晋以来相承之旧局面,赵宋以降之新文化都在此时期发生转变与定型。唐朝以其富强,振作八代之衰,宋代以其文明,道济天下之溺;唐宋并称,既有时间上的相继,又有文化上的相异。唐、
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东兴市的山心、澫尾、巫头三地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他们拥有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本书通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波澜起伏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京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对读者了解京族文化
本书循着地理教育实习全过程,主要论述地理教育实习概貌、实习准备和教育见习基本内容,聚焦地理课堂教学实习、地理课外活动实习、班主任管理工作实习和地理教育科研实习重要问题,概述地理教育实习检测、实习效果总结与评价和地理教师职业岗位竞聘考察主要环节等,并结合相应主题,选取大量典型实用的地理教育实习案例,配备灵活多元、富有特色
金石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从宋代开始,金石学作为一种精深的学问,成为学者们孜孜钻研的学术内容之一。就现在学术研究而言,金石学对历史学、文献学、古文字学、碑刻学、古代汉语、古代音韵、文物学、考古学、艺术等都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作用。本书系对宋代至清末金石类文献(共计93种1368卷,其中宋代20种223卷,元代2种11卷,
集刊内容:一部大运河史,即半部中华文明史。大运河开挖、畅通与衰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运行与发展轨迹。本集刊主要刊发以运河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包括运河开凿与疏通、运河区域经济发展、运河城镇与商业、运河区域生态环境变迁、漕运制度、运河文化与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文章。集刊定位:本集刊拟发表国内外运河学研究有影
《西部考古》是在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考古学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考古学与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陕西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下,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
本書匯編清代金石著作《關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寰宇訪碑録》《補寰宇訪碑録》《續補寰宇訪碑録》四種,希冀爲長安學、地方史、學術史及中國古代文化研究提供資料,以促進學術研究及社會文化的發展。
作为世界上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持续发展始终面临着来自本国资源环境基础有限支撑能力的巨大挑战。考察和分析工业化以来我国人地关系演进及其空间组织格局的变化过程,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国家和地区资源环境禀赋及其开发利用复杂性的科学认识,并对以往开发利用方式的得失利弊做出正确评价,为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