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也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拖累因素。社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性公共品供给短缺及其受益分配公正性缺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再平衡,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财政资源配置
本书是校企合作“双元”开发的新形态教材,基于“大智移云区”的技术背景,满足岗课赛证融通的要求,从税务会计岗位工作要求出发,将内容分为纳税核算、纳税申报、日常事项管理与税收风险管理3个工作领域,具体包括8个工作任务、31项职业能力。本书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辅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包括电子课件、实操视频、实训
内容提要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随着各项新政策相继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怎样进行会计工作的转变,确保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有效实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政府会计的基本理论与行政单位会计实务,以期能够帮助广大行政单位会计工作者做好相关知识更新
自北宋建国(960)至元丰五年(1082),朝廷一直以三司总领全国财政,时称“计省”,长官号称“计相“,财权集中且职掌广泛。三司理财体制的形成,同唐宋之际国家财政结构的整体演变密切关联,其分工模式、运作机制又对宋代乃至后世国家财计制度影响深远。本书梳理三司内部组织架构与人事安排,聚焦其如何履行财政决策、度支计划与财务审
本书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建设现代财政体制应当遵循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并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践,深入厘清了我国财政体制的现状和基本事实。在此基础上,本书探讨了新发展阶段下建设现代财政体制的政策路径选择--重点研究了实现事权和支出责任的相适应、收入划分的激励兼容、转移支付的地区均衡效应、以及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基本思路。本书为当前
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作者以《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依据,在总结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写了本书。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政府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本书体系完整,系统介绍了政府会计记账原理、政府会计的科目使用规则、常见经济业务与事项的会计分录编写,以及政府会计7种报表的编制
税收领域体现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企业要想避税,必须深入了解反避税。纳税人在研究避税之矛的同时,必须要了解盾,要了解税务机关的反避税措施和运行机制。当然,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也可以了解到主要的避税(税收筹划)方法。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偷税、避税以及税收筹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重点介绍避税行为的特征、危害。第
本书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指导,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创新与机制研究为对象,按照“厘清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确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政策—释析区域发展差异化的财税政策内容—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政策机制—建立区域财税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联动机制”的思路,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政策与机制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
本书一方面对2020年北京市的宏观经济、财政、金融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详尽地描述和分析,并且对2022年北京市总体财经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另一方面,本书还聚焦于北京与京津冀的高质量发展,选取了一些战略性、关键性的重大财经议题,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深刻分析北京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及根本原因,提出北京实现
预算是财政的核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一个完整的政府预算流程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查和批准→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等五个主要环节。提升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能力要紧紧围绕上述五个环节展开,同时发力,但在不同环节又有所侧重。在长期跟踪研究的基础上,本书以提升地方人大的预算监督能力为研究对象,力图归纳健全人大预算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