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和山东大学博物馆联合编辑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内容以中国东方地区、东亚地区的考古学和古代文明研究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18集收录了20篇研究论文、5篇调查报告,内容涉及史前到历史时期的聚落与
本辑收录四川大学考古校友撰写的学术论文18篇,涉及文物与博物馆学(古希腊学术传统与博物馆起源、博物馆陶器的收藏与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铜镜发掘品的考古情境)、史前考古(龙山时代日照地区的生态环境、回顾与求索——喇家遗址2013—2019年田野考古概述)、商周考古(郑州小双桥都邑遗址再析、论三星堆文明形成的年代、金沙遗址
《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和山东大学博物馆联合编辑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内容以中国东方地区、东亚地区的考古学和古代文明研究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17集收录了17篇研究论文、4篇调查报告和1篇访谈录,内容涉及史前到历史
本书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辑的关于考古学和古代东方文明研究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以中国东方地区和东亚地区考古学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16集收录22篇研究论文和2篇发掘报告、鉴定报告,内容涉及聚落考古、动植物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这部岩画研究专著以蒙古国中南部戈壁地区发现的大量的岩画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岩画的地域分布、发现简史、内容题材、刻绘手法、艺术表现,以及岩画研究中最为棘手的年代断定问题等都进行了详细介绍。于此同时,作者还广泛的比较蒙古国境内的阿尔泰山、杭爱山,及内蒙古地区的阴山岩画、乌兰察布草原岩画等岩画遗存,对该地区岩画的内容
毗诃罗普尔(Vikrampura)古城是2010年由孟加拉国考古学家发现的,2013年,孟加拉国考古学家首次在纳提什瓦(Nateshwar)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2014年12月~2018年1月,中国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阿格拉厦·毗诃罗普尔(AgrasharVikrampur)基金会聘请的欧提亚·欧耐斯恩考古研究中心(
《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辑的关于考古学和古代东方文明研究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以中国东方地区和东亚地区考古学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新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15集收录18篇研究论文和2篇调查、发掘报告,内容涉及聚落考古、动植物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编辑的关于考古学和古代东方文明研究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以中国东方地区和东亚地区考古学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14集收录18篇研究论文和3篇调查、发掘报告,内容涉及聚落考古、动植物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本书收录18篇研究论文和3篇调查、发掘报告,内容涉及聚落考古、动物考古和运河考古等方面的研究。
本书系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共同策划的介绍亚洲考古新进展的全英文系列书第3辑,本辑收录了9篇论文,内容涉及中国、蒙古、韩国、朝鲜、俄罗斯等东北亚地区考古学及各分支学科(考古年代学、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环境考古学、分子考古学、骨化学、金相分析等)的新资料、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