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澄清了一个普遍的误解,即没有系统的工具来支持思想,启发式和创造性。通过使用来自从事本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专业人士的文章集,本书概述了TRIZ在国际背景下的当前趋势和增强,并展示了它在增强创新研究和实践的创造力方面的不同作用。自从1956年GenrikhSaulovichAltshuller在苏联首次引入
本书是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3FY110900):"科技基础性工作数据资料集成与规范化整编"的重要成果。主要对1999年以来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立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项目产生的各类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总结与分析(类型、要素内容、时空范围),对基础性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发展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基础性工作设置
2014年启动的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构建了创新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大科学研究中心、特色研究所4类创新单元。5年来,新型院所治理结构已臻成型,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管理体系及其效能初绽锋芒。本书聚焦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研究所分类改革,以纪实性深度文章形式,对四类机构改革5周年的成就进行了展示、经验汇编。附录部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1982年,历史研究所成立,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孙中山研究等研究室,后增设港澳史、明清经济史、当代史研究室。1986年,析孙中山研究室置孙中山研究所。2001年,历史研究所与孙中山研究合并为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年鉴(2019)》全面、系统反映了中国科学院2018年各方面工作,分综合情况、学部与院士工作和院直属单位情况三部分。综合情况主要记录中国科学院领导、机构变更、规划与战略、基地建设与科研管理、重大科技成果、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基础设施与支撑条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院地合作、国际合作与港澳台工作、基本设施建设、
介绍科技规划的一般过程及其方法;按照科技规划的过程,从科技规划的编制、科技规划的实施,以及科技规划的评估等方面展示科技规划的整体面貌,其中,重点论述了科技规划编制阶段的优先资助领域遴选相关问题;最后,应用案例分析方法,评析国际先进国家科技规划编制的经验,并对我国科技规划的编制、实施及评估过程进行管理和政策层面的思考和探
《中国基础研究发展报告》以中国基础研究发展为主题,重点介绍中国基础研究现状、趋势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关战略思考;详细介绍近年来中国数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及制造科学等基础研究主要领域的若干重大前沿进展和重要研究成果。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航天与海洋领域报告》在系统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与需求,对航天与海洋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面向2035年的中国航天与海洋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与发展路径;分析了该领域工程科技关键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历史性巨变、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四十年,是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四十年。四十年来,中国科学院始终牢记使命,不断改革创新,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性变革的精彩缩影,是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体现。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科学院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所取得的光
作者从当今科研的发展动态、科研工作的开展角度及科研工作的开展方式三个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传授科研经验与方法,开阔了师生视野,为师生的科学研究方式方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同时作者结合自身长期开展科学研究的经验,从宏观讲解了做好科研最重要的是理性思考以及在选择课题和经费申请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通过列举大量实例,深入细致